徐乃为
早先,笔者在老家种地时,听到过一则民间幽默,可发一笑;本指做媒者的狡黠,却也蕴藏了语言学中的同音字歧义以及方言音与普通话音的对应关系与区别。故事说——
从前有一农家,也算小康之家,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可是很不幸,女儿生下来即有残疾:一是驼背;二是左手畸形,谓之“伽(斜的一读音)手”。孩子就这样长大了,父母既为女儿的残疾而懊丧,又怕女儿日后的生活受委屈,总之为她的婚事而伤透脑筋。媒人虽有登门,见其女儿实情以后便知难而退。启东谢媒人旧有“半嫁妆”又“十八顿”之说。一个媒人便勇于上门,说包在自己身上,暗示说,本男家谢礼有不到之处,女家补上;女家父母自然一口应承。于是,媒人到一家产门当户对之家做媒。介绍该女时说道:那家人家“丫头是‘大’个,‘做’手是‘伽’个”,家当与你家门当户对个。那时所谓“媒(mian)人媒人,两面瞒(mi-an)人”。男家“访人家”,女方可以推脱害羞而不照面。结果,直至结婚才真相大白。男家便找媒人理论;媒人说:“我向你家交代明白,‘丫头是驼个,左手是斜(读如伽)个’;你们两厢情愿,怎能怪我?”男方只能干瞪眼,无话可说。
这里涉及两个方言读音问题。一、启东话中“大”读如“du,d浊声母”,与“驼背”的“驼”的方言读音完全一样。因此,“丫头是驼个”,可曲解为“丫头是大个”,即大女儿。启东话中“玉米”叫“大(du,d浊声母)米”;这好像是别地地方所少有的。稻米则叫“白米”。吴语区有多个地方“大”读如“du”,(d浊声母)。
这里主要讲“伽(jia,j浊声母)”的意义与本字。先举三例:
1.这个人蛮“伽”个。
2.这个人本事蛮“伽”个。
3.这个人做手“伽”个。
“伽”的意思是有能耐,有能力,有本事的意思,有“狠”的意思。这个字的本字,其实就是“强”,方言音当是“jian,j浊声母”。因此,由“强”演变为“伽”,就是拼音“jiang”演变为“jia”,也就是此前曾经说过的韵母的尾音脱落的问题,此前曾举过例子,普通话的“东张(zhang)西望”到本方言的“东斋(zha)西望”;上海话中把“先(xian)生”读如“西(xi)生”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