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跪(ji)拜
时间:2018-04-20 A+   A- 举报

磕头,即叩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是人类表达虔诚与尊敬以及感谢的一种世界通用的方式。在人类礼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人流行叩头礼节,不知起源于何时,据有人考证,说是源于一种叫“叩头虫”的昆虫。这种虫,说是像一颗黄豆的虫子,颜色也是黄的。一本叫《异苑》的古轶中曾记载过。晋代有个叫傅咸的诗人,写的《叩头虫赋》说,羸弱的顺从强暴,才能免遭灭顶之灾。于是这种微小的虫子就学会了叩头。人们从叩头虫受到启发,把叩头诉诸于礼仪,不停地叩头,脑袋像捣蒜似的叩头,朝着祖先,朝着皇帝,朝着长辈,朝着神灵,朝着比自己权势大的官老爷、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以叩头来感恩他们,以求得他们的手下留情和怜悯。

磕头跪拜,在普通话中叫“磕头礼拜”,所谓“礼拜”,即是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既然如此,我认为,与其说磕头礼拜,还不如沙地人说“磕头跪拜”来得更形象。只是沙地话中的“跪”不读gui,而读ji,而且磕头跪拜,除了上文所说的意思外,还有特别的含义与指向,那就是形容描述一个人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德性。

例如,说某人,见比他弱一点的,就要吃吃伊,欺负伊,见了比他强的、凶狠的,就会主动献媚、献礼。所谓见了小的搿来卖,见了大个磕头跪拜。

又如,某人见了比他穷一点的,或是比他官当得小一点的人,就盛气凌人,甚至凶神恶煞,可碰到有钱有势的或是顶头上司,就会点头哈腰,甚至磕头跪拜,头爿得(叩)来像敲木鱼。

所以,磕头跪拜,在沙地人及方言中,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被鞭挞和贬斥的德性。但需要指出的是,磕头跪拜,除了是一种主动献媚的行为外,还多少有一些出于无奈的成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