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地名备忘录
时间:2017-09-22 A+   A- 举报

考查历史,1928年3月1日,民国江苏省政府颁发布告称:扬子江北航道中心线北的地域,脱离江南崇明的行政管辖,设县分治;据以滨江临海的地理位置,和孙中山先生“启吾东疆,振兴中华”的词意,其县名被命名为“启东”。以此,百万东疆儿女,在个人履历表的“籍贯”栏内,也就有了“江苏、启东”的出生所在地……

1990年4月,时在启东撤县建市之际,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出版“启东文史”第十二辑——《启东集镇(店)专辑》一书。该书共收集了171个集镇(店、桥)的地名资料,让读者管窥了启东沧海桑田历史变化的过程。

笔者对诸多地名的由来进行分类,大致如下:

一是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优势命名,如寅阳镇因圆陀角寅时日出,是江苏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被命名为现名;又如近海、东海、向阳等集镇,都因毗邻南黄海而确定名称,其地名本身就彰显了海洋资源优势、以及旖旎的自然风光。

二是以革命先烈、社会名流的姓名命名,如王鲍镇的镇名,缘自王澄、鲍志椿烈士的姓氏;惠萍镇、洪飞镇、戴祥村等地名,缘自朱惠萍、黄洪飞、戴祥等烈士的名字;而兆明镇、桂林中学等集镇、学校的名称,则缘自爱国华侨、著名建筑大师陈兆民、陶桂林。这些地名,蕴含了东疆儿女的民族气概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思想本质。

三是以“永”、“安”、“和”等吉祥的字眼,命名地名,如“永昌”、“永和”、“永兴”、“永安”、“永丰”以及新安、东安、泰安、惠安、万安、富安等单词,命名乡村集镇名称,以示表达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寄托,体现了民心所向、民生所求。

四是根据地域的不同方位,冠以同一个地名,有上、下和合镇,大、小高家镇,东、西黄仓镇,东、西惠安镇,南、北窑头镇,南、北惠阳镇以及南、东、北3个清河镇等。

当然还有以大户人家、名门望族或同姓众多而命名,如曹家镇、高家镇,郁家村、龚家镇、茅家港,张先生店、蒋大姐店、陆家桥等。以动物名称乃至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命名,如癞团镇,蟛蜞镇、海蜇镇、刺毛(虫)镇,黄狼镇、老虎镇、沙老虎店、老虎尾巴等。而吕四镇的镇名相传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四次驾鹤光临此地而被人公认为吕四镇,别称“鹤城”。另据民间传说,汇龙镇原本是群龙争斗的地方,其镇名由此而定。

这些各式各样的地域名称,倒也富集了沙地区域性特色文化的韵味。有个十分经典的故事说:三位秀才一起来到一个叫“清和桥”的地方休闲,各选其中一字作“拆字游戏”。秀才甲选“清”字说:有水读作“清”,无水也读“青”,去水加“争”读作“静”,清清静静何乐不为”;秀才B选“和”字说:有口读作“和”,无口也读“禾”,去口加“斗”读作“科”,科甲状元好当官;秀才C选“桥”字说,有木读作“桥”,无木也读“乔”,去木加“女”读作“娇”,娇美姑娘谁不爱。由一个地名“清和桥”的故事,足见启东地名深厚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