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很少泡茶喝。前几日,已毕业51年的几个老同学相聚,喜悦之情犹如满院梨花开、蜂蝶闻香来。大家聊着、笑着、跳着,早已把自己白发缀头、车辙饰脸的年岁忘了。这时,当年的老班长拿出带来的茶叶,取了几个瓷杯,每杯中掇进几片墨绿的茶叶,倒入热气腾腾的沸水,然后端到每个同学面前。
我接杯后无意观看着杯中的茶叶在沸水中缓缓舒展开柔软的身影,然后卷曲如螺,把滚烫的水渲染得碧绿碧绿。过了小许时间,茶水随着袅袅的水雾慢慢上升,有了几分清香,时隐时现、扑朔迷离,渐渐充盈了我的鼻腔。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慢慢品味着,茶水苦而不涩,香而不腻,末了,竟有几分回甜。我不禁叫道:“好茶!”
老班长听了,觉得带来的茶叶得到了老同学的肯定,欣喜地介绍说:“这叫碧螺春,是上等的好茶,它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康煦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品尝了这种茶色碧绿、卷曲如螺的茶叶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茶。”老班长絮道着,看来他对此茶的来龙去脉有学问。我和老同学们一边用心地听着,一边仔细地端详着杯里绿色的茶水,静静地品着。
茶香,是茶的固有本色,它隐而不露,露而不骄。但一旦礼敬于人,其香沁人心脾,难以忘怀。这正如做人,“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彼特拉克语),我们要在商潮滚涌的社会中正以处心,勤于处事;宽以待人,信以接物;敬以承事,严以律己;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才能像茶水一样,为人留下馨香。
茶色,是茶演绎后的个性。入杯之前它不露声色,经白开水浸泡,慢慢展现天然,给人于美的绿色。这正如做人,在纷繁的世态中,我们“别善恶,知荣辱”(荀子语),行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不入戚戚小人之列,而成为知荣明辱的坦荡君子。君子之行,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返璞归真,保持本色,欲与茶色相似。
茶叶,是立身奉献的精灵。它在滚烫的沸水中,毫无怨言地舒展身体,默默地把自己的馨香与水交融,浑然一体,赐给他人美味和快乐。这正如做人,屈原九死无悔,于谦清白一生,林则徐不避祸福,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凡志士挽国家之难,造福苍生,热血洒疆场,建立不朽功名。看今朝,大爱无疆,立身奉献,为国为民,才是风流人物。
茶水,本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她吸取茶叶的香和色,丰满了自己的内涵与价值,让世人亲之闻之品之,做了上等之客。这正如做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该融入团队,汲取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完善自己,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好茶,老班长!”不知那个同学拍手点赞。“好茶,那慢慢喝,慢慢品。”老班长应和道。
老班长的话颜值高。是的,品茶,需春风徐来的性子,柳枝拂水的动作,慢慢地将茶杯端到嘴边,闭上眼,深吸气,轻轻抿一口,静静品一品。这时,或浓或淡的茶香,神清气爽;清清郁郁的茶水,直入心田。品着品着,我仿佛置身茶园,幽幽山野、茶树挨肩、竹林相随,轻风徐来,心旷神怡。瞬间,我顿觉身形皆灭、物我两忘,身边一切苦恼抛却,世间各种烦忧淡忘,老来夕阳红,平淡清香留。
“老同学,再来一杯。”老班长又给我沏了一杯茶,看着袅袅腾升的水气,我破译了其真谛:一杯茗茶,看似普通平凡,但蕴涵着无穷的人生哲理。品茶,品人生态度,品生活甘苦,品世事淡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