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大会址
时间:2017-07-21 A+   A- 举报

赤日炎炎,七月流火。

上海,兴业路76号石库门楼房的两墙上,悬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旗帜上的镰刀、锤子金光闪烁。我们16位已经退休和依然工作在记者、编辑岗位上的共产党员,聚集在党旗下,再次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96年前的7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当时的上海市望志路106号,现在的兴业路76号楼内召开。由此,76号石库门楼房也就成了中共一大会址的纪念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96年后的七月中旬,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我们一起瞻仰党的一大纪念馆,共同缅怀革命前辈的党性风范,心跳得格外强烈,血流得格外激烈。16位党员的思绪,汇成一脉暖流,随着滚滚长江东流水,拂起浪花朵朵……

李大钊同志尽管不是一大代表,他的遗像、遗作和参与组织活动的图片,被陈列在名为“起点”的序厅内,让人肃然起敬。

湖南省代表毛泽东的6位亲人,因为追随革命理想和信仰,在后来的生涯中,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其中包括毛泽东的结发爱妻杨开慧、长子毛岸英烈士。领袖人物悲壮的革命家史,让瞻仰者们扼腕痛惜。

同为一大代表的周佛海,在金钱、美女、高官厚禄的诱惑下,最终成了民族败类,出卖组织和同志,投靠日本侵略者,其恶贯满盈为国人千夫所指。

审视镌刻在序厅大门前的13位一大代表群体塑像、会议纪要,聆听今天唱响在社会主义小康之路上的时代凯歌,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段永难忘怀的名言:只有从思想上入党才能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仰,才能不辱使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按下数码相机上的快门,摄入展现在文物陈列柜内的《共产党宣言》,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和《为人民服务》历史名作;也想起了43年前,填写“入党志愿书”时的初衷,以及一直以来的自信、坚守和努力向上……

6位均在部队入党的转业、退伍军人,围在党旗下形成共识:没有鲜红的党旗,就没有威武的八一军旗和庄严的五星红旗;没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坚不可摧的人民军队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诸多70后、80后、90后的在职记者、编辑围在党旗下,表达着一个共同的心声:生在和平年代是我们的幸运,而党把宣传重任托付给我们,则是神圣的使命和重如泰山的责任……

眼前的上海兴业路76号二层高石库门楼,是都市同类建筑物中极为常见的居民住宅,墙面上没有壁画石刻、艺术精品。但因为挂满了我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魅力,因而显得尤为蓬荜生辉,这是任何一个文化艺术博览馆都不可与之相比的。76号石库门楼,是我党的第一个战斗堡垒。

从序厅“起点”迈步,缓缓走过“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3个展示大厅,驻足在“尾声、追梦”厅内,我们格外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代强音;看到了70高龄的小平同志两次南巡的身影,听到了《春天的故事》那豪迈的歌声;看到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也听到了总书记北京大阅兵时亲切的问候和受阅部队官兵气壮山河的回应:为人民服务!

是啊,“为人民服务”将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的心声和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