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水谣古镇
时间:2017-07-21 A+   A- 举报

6月24日上午,我随旅游团去厦门南靖县云水谣古镇一游。汽车盘着山路蜿蜒而上。远眺:满目青山高矮绵延;近看:山坡上茶叶树、柚子树、香蕉树成园成片,那硕大的柚子、成串的香蕉、葱绿的茶叶演绎了云水谣古镇农贸的经济特色。

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到了云水谣古镇。下车与游友踩着被踩得尤为光滑的鹅卵石古道往前走,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引人驻足,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如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木板代替墙的特点。商铺内虽不热闹,但足你问津。商铺上整齐地置放着土家自制的珠帘挂件、木制玩具等工艺产品以及有纯朴浓厚土楼风味的客家美食——土鸡、土鸭、小溪鱼干、竹笋、野菜、嫩黄瓜等,纯天然、无污染的田园土特产,让你尽饱口福。老街市傍依一条溪,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腰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树身如老妪,青筋绽出。它是目前福建省所发现的最大的一棵榕树。溪中,一条条石阶作坝,拦截的溪水成大小瀑布,也成独特风景。溪上的木桥、石桥供游客观景享用,也是美景。古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别具一格。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

怀远楼是我们观土楼的第一站,看此楼简历,知其建于清宣统元年,直径38米,4层,高14.5米,共136间房。驻足大门口,赫然看见大门两侧装饰四个字,左边是“全禄”,右边是“福寿”。导游说读时要左右穿插着读“福禄寿全”。这样的安排是简氏族人告谏子孙“福禄寿全”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努力,才能获得,而不是臆想而得的。大门是铁质制造,门上有三个灌水口,楼内居民当年就凭这一点,保得怀远楼未被土匪攻破。跨进大门,看到楼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书卷气浓。看楼内建筑,墙基用大河卵石和三合土垒筑,达3米多高,下围小,中间大,上层又逐渐缩小,好像橄榄状。通过“楼心”过道两侧的窗户都是做工极其考究的带有花图案的四方琉璃砖镶嵌而成,可见土家祖辈筑楼的用心良苦。徐步进楼内深处,我们看到处于土楼核心位置一堂上悬挂着“斯是室”横匾,据介绍:“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此室是“四架三间”上下堂建筑,占地190平方米,两边柱子上有一对联,上联是“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下联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在外门楼,也有一副联"读书教子绍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横批是"诗礼堂"。如此,这“斯是室”古朴天然,置身其中,仿佛有东林书院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气场,感染游客,增添了怀远楼建筑工艺最精美的魅力。

从怀远楼出来,我们又领略了和贵楼的美景。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高21.5米的长方形5层大楼,内部土木结构造型,每层28间共有140个房间。楼大门书槛联“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进楼看见楼内东西南北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层楼。天井中心有三间一堂式学堂,堂前门上挂着两块匾牌,一块书“兴学敬教”;另一块写“兴学利侨”,都是原国民政府要员所赠。据导游解说,和贵楼虽小,但是“世界之最”,所谓“之最”,它有“三奇”,“一奇”是它在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是最高的。“二奇”是这楼建在沼泽地上却没有桩基,楼就像一艘大船漂浮在海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巍然屹立。至于它的第三奇,我亲目所睹。即楼中两口水井,曰“阴阳井”,虽只相距十多米,可左边那口井,土家人忙着打水洗衣及汲水吃用,而右边那口井无人光顾。原来左边井水清澈如镜,我探头往井中一看,水中倒影我头像。借碗舀水一品,水质甜美、清凉可口。而右边那口井水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不能饮用。毋说其风水及传奇故事,只说由于这两口井材料所用不同而造成如此奇特景象,这归功于土家先辈的智慧和力量。

碧水青山楼外楼,世人今朝看土楼。土楼故里何处有?云水古镇把你留。云水谣古镇那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别说引来无数游客,就那些影视大腕也到此取景拍片。据我所知,由著名演员陈坤、李冰冰、徐若瑄主演的《云水谣》电影就是在此古镇拍摄的,获得了金鸡奖等众多奖项。福建东南电视台在古镇拍摄的《东南一台戏》,全景式地再现了云水谣古镇的榕群、碧水、古道、土楼,使戏在景中,景在戏中。还有那30集电视连续剧《沧海百年》、献给建国六十周年的影片《长长回家路》等都在云水谣古镇取景落好名。

离开云水谣古镇时,汽车顺山势而下,我透出车窗回眸云水谣古镇,感觉:习习乡风是音节,潺潺溪流是声调,脆脆鸟鸣是韵律,悠悠古道是语言,繁茂榕树是情感,神奇土楼是实景。云水谣,诗一般存在我心中,隔年还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