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招考公务员要面试,大学自主招生要面试,进企业去公司也要面试。面试有时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在古代,面试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
先说唐朝的孟浩然,这个与杜甫一样,见考场就“晕车”的主儿,40岁也没“进”上“士”。人,不能光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自娱呀,总得有点活干有点事做,有点追求有点抱负才行啊。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他正在王维府上作客,当朝天子唐玄宗突然造访,此乃天赐良机也。自己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可这个被李白称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有为之士,竟吓得一下子钻到床底下去了。
虽然唐玄宗没有怪罪,但这面试的第一印象要大打折扣了。孟浩然下面如果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凭着自己的才华,崭露头角,起死回生,还是不成问题的。要知道,不但唐玄宗自己喜欢诗词,他的当红二奶杨贵妃也是爱诗如命,再加上孟浩然当时在诗歌界的名气,博得唐玄宗的青睐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毁就毁在孟浩然脑子不开窍,竟搬出了自己的那首《岁暮归南山》大声朗诵起来。这首诗好是好,可他忘了听众是谁了。唐玄宗怎受得了这怀才不遇的牢骚话,当听到“不才明主弃”时,唐玄宗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算了算了,你回去吧。你不来应聘,怎么怪起我来了。”
事儿黄了,应聘泡汤了,前途渺茫了。给你个机会你不抓住,还回你的南山敝庐去吧。
另一个是乾隆时期的进士黄河清,这个天分过人的南海儋州青年,在皇帝点榜之日被第一个召见,本来大有前途。可没见过世面的黄河清心里紧张,在上殿之时,抬头看了乾隆一眼。就是这一眼,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在古代,“斜眼视君”是对皇帝的极为不敬。清朝法律中,“斜眼视君”为大逆不道,明文规定犯此条者立即问斩。好在乾隆并不是昏君,也未在意黄河清这不敬的一瞥,免其死罪。
脑袋算是保住了,但委任状却没有了踪影。黄河清回老家做了一辈子的教书先生。
求职面试,最忌在考官面前出现不敬或错语。孟浩然和黄河清的教训应该给后来的面试者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