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收思“公粮”
时间:2017-06-12 A+   A- 举报

上世纪70年代上初中时,每逢夏收学校里要放忙假。我清晰地记得,那夏收时节,蚕豆熟了,麦子也登场了,生产队就组织人力轰轰烈烈去上征购了。一次,队长安排我们几个拿打折工分的小家伙跟大人到镇里上征购,去的时候我们跟在拉板车后面吃力地推,那时还没有拖拉机、大卡车什么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拉板车,回来时我们坐在板车上跟大人高兴地聊,一同去的顾大伯边拉车边向我们提问,谁知道什么叫“征购”?大家七嘴八舌,而顾大伯最后将答案告知时,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要将整车蚕豆送掉又拿不到一分钱呢?

1980年,大伙推荐我担任所在生产队会计,从事农村财务工作后,才明白送掉的粮食是农业税,它是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取得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当时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农民习惯上把交农业税叫“上征购”,把农业税称为“公粮”。

那时的上征购,生产队队长特别认真。首先要将粮食晾干无杂质,等验收后,颗粒饱满的蚕豆、麦子才可以装包上秤。为国家交粮,各生产队上交的一般都是上等的好蚕豆、好麦子。交公粮要跑十几里的路,去交公粮的大都是身强力壮的男子。尽管都是流汗出力的苦差事,但人们还是乐意去做,因为那时难得去一次镇上“兜兜风”。

1983年,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生产队会计的我把全队土地划分到各家各户,农业税由此而一家一户向粮库送粮。农民们在农作物收获后,自觉地把粮食晒干选净,有的用自行车,有的用小推车,还有的用肩挑。全家出动,把粮食送到粮站,然后就在漫长的时光中等待验收。特别是包产到户后的第一年上征购,各家各户为不影响农活,都集中在早晨和中午时间到集镇上交纳爱国公粮。那时的粮站里,热浪喧天,人声鼎沸:化验员被拉得趔趔趄趄、司磅员被围得水泄不通、开票员被骂得狗血喷头、出纳员被催得目瞪口呆、站长忙得不见踪影。那时的粮站人员很吃香,公粮交不完,“议价粮”就不收,农民就没有钱花。

记得有一次去交蚕豆公粮,一大早把几百斤粮食送到粮站,等了一个多小时,挨到我家上秤,那个管理员等我解开粮袋口时随手抓了几粒蚕豆,用钢丝钳一夹,声音不脆,我和父亲眼巴巴地直颤抖,“金口”一开:“回去再翻晒翻晒。”我和父亲自感已经蛮干松了,无奈之下,只好又拉回去。如果粮站里有个熟悉的人,一般就好多了。

那些年,除了以粮食顶替农业税,还有这提留、那摊派,农民细算过一笔账,种一亩地除掉各种费用,最多有一二百元的收入,辛辛苦苦一年,只落下自家的一点口粮。父亲常说,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再怎么困难,皇粮不能不交,乡亲们也都这样认为。

一家一户的农业税征收,从核实任务落实到户,核实减免到征收入库,工作面广量大。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1986年,江苏在全省招收农业税干部,我成为一名乡财政所的农业税会计。90年代初,我工作所在的王鲍乡共有20个行政村,10313个农户,28395亩耕地面积,74.82万元农业税任务,平均每亩26.35元。那时具体征收一般都委托村干部代征,乡农业税会计具体负责全乡农业税的宣传、结报、征解和处理农业税“钉子户”,在农副产品收购旺季都要驻站征收。2001年,我市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征收方式改为“定时定点”和“纳税大厅”征收,同时对农村税费改革前的农业税尾欠,中央作出了“暂停追缴”的明确规定。

2004年,我市实行农业税减半征收。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第十九次会议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这一政策刚一出台,许多农民问在财政部门工作的我,以证实消息是否真实。我说,电视上、报纸上都公布了,这还能假么?不但取消农业税,种田还要发补助金呢。农民听了以后,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有的甚至都不敢相信地说:“哪有这么好的政策?交了几千年的皇粮能一下子取消?还给补助?”过了几个月,我和农民朋友们闲聊时,大家说的最多的话题还是国家免除农业税的事。许多农民无不感慨地说,的确是太平盛世啊,千百年不遇的好世道!

随着财政实力的壮大,惠农政策好事连连。广大农民不再交公粮了,不再交农业税了。更可喜的是,近年,国家又实行了对农民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而且补贴标准逐年提高,补贴范围越来越广。在乡村里走一走,和父老乡亲拉一拉家常,但凡经历过交公粮的人,谁不说当下的惠农政策深得民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