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革命先烈朱惠萍英勇就义70周年。她也是我的祖母。也许许多年轻人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不过,提起惠萍镇每一个启东人都了如指掌。惠萍镇就是由我祖母朱惠萍的名字而来。
祖母1919年农历8月22日出生于崇明县一个农民家庭,童年起就学纺纱,参加农业劳动,养成吃苦耐劳、忠厚朴实的品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崇明遭受到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她家仅有的几间房屋被烧成一堆废墟,激起了祖母无比的民族仇恨。1939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祖母家乡一带活动,使祖母受到了初步的革命教育。这时,她丈夫郁谦已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以学校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祖母积极协助丈夫工作,祖母家成了韩念龙、茅程、陈国权开党组会议和组织进步青年经常聚会的地方。每次开会,她在他家100多米外老乡家纳鞋底望风警戒。
1945年1月,祖母在党组织和丈夫郁政委的鼓励下,妥然安排好了两个孩子,带侄儿朱建国离开崇明到启东参加革命,她侄儿参加新四军(后任栗裕秘书)。她先在启东区妇抗会和惩奸工作队工作,同时带领干群搞土地改革,发动组织妇女织公布、制军鞋。她热爱群众,善于组织发动群众,工作踏实苦干,不管情况如何紧张,始终坚持原地工作,深受群众爱戴。
1946年3月,祖母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常起早摸黑,走东家串西家,宣传党的政策,组织群众斗地主,分田地。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启东全面“清剿”、“围剿”,强制编保甲,捕杀我地方干部和进步群众,组织上决定女同志撤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但祖母说,我是党员,能够坚持,这里的群众需要我们,有我们在,才能稳定群众情绪。于是,她留在原地坚持斗争。
1947年4月17日,时任惠安区妇抗会主任的祖母和妇女干部周凤清去东圩乡(现东海镇东余镇、东清河一带)妇女主任郁玉兰处商量工作。不料,还乡团包围了东圩乡,祖母来不及撤退,被敌人认出而被捕。
祖母被押到惠安镇据点,叛徒袁宝圣、顽区长龚家挺、杨文达等,知道祖母是启东游击营政委郁谦的夫人,又是区妇联主任,妄图在她身上获得升官发财之本,兴致勃勃地多次亲自审讯。可祖母在敌人面前不仅毫无半点屈服,而且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敌人问:“你是共产党员吗?”“是!”
“还有谁是共产党?”“不知道。”
“你经手的公布和军鞋呢?”“在群众家里。”
“在哪些群众家里?”“家家都有。”
叛徒袁宗圣对祖母说:“朱主任你像我一样自首,保证你生命安全。”
祖母指着叛徒骂:“你这个出卖组织、出卖同志的可耻叛徒,绝没有好下场,人民不会放过你,你同反动派都快完蛋了。”
顽区长龚家挺、杨文达见软的不行,就用惨无人道的暴刑,用钢针残暴地插入祖母十个指头中。祖母疼得昏死过去,又被敌人用冷水浇醒过来,她还是双目炯炯地怒视敌人。敌人再下令用烧红的铁条捅她的乳房,祖母被敌人折磨得死去活来,鲜血染红了土地。醒过来,她咬着牙说:“共产党员像密竹园里的竹笋,挑掉一只还有一只,挑不尽的,挑脱了还会长出来的。”还说:“为人民而死,是应该的。”弄得敌人无可奈何。
祖母被捕后,党组织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营救她。就在她被捕后的第四天,党组织写信给在惠安镇据点做地下工作的施品芳,让她里应外合营救祖母。不料,这封信落到敌人手中,施品芳也被押受讯。
敌人对我党组织营救祖母非常害怕,就在4月22日的后半夜,把祖母活埋在惠安镇南市梢区公所的西窕里。就义时,祖母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时年28岁。同时就义的还有施品芳和另一个民兵。
70年过去了,祖母的伟大形象永远留在后人心中。我在参加联合国维和警察在东帝文工作,以及第二次参加维和工作在南苏丹二战区任司令员时,我一直以我祖母为榜样,战胜一切困难,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回国后,公安部给我记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继承遗志,不忘初心。祖母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