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老黄
时间:2017-04-07 A+   A- 举报

老黄刚过花甲、四方脸,他在老镇上开了爿铁店。店面不大,一间七芦头瓦房,屋内有一个炉灶、一台空气锤、一台沙轮、一只铁墩、若干铁锤、钳子等。

老黄祖传打铁。听他说,早先他爷爷挑着小吹炉从扬州辗转来到启东,到他这代是第三代。爷爷手艺蛮好,可以将白口生铁炒成熟铁,然而再打制铁器,工艺相当复杂。只是当时铁少而不得已为之,现在铁多了,这门技艺自然而然就失传了。

过去,打铁分工较细,由把钳师傅又名钳上,以及板烧兼拉风箱、耙侍兼搓削、下手兼冷侍等组成。每当打制铁器时,只见钳上左手握铁钳将要打制的铁件放置在铁墩上,右手拿小锤,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指挥着板烧、耙侍、下手等轮着大锤有序锤打。小锤落点到那,大锤紧跟到那,连续锻打,铁件逐渐延长、拓宽、变薄、成形。这场面就像打击乐演奏,叮叮当当,非常热闹。

人言世上三件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是力气活,上世纪一帮铁匠挥汗如雨轮锤打铁还能看到。现在好了,有了空气锤,实现了半机械化,打铁比以前省力不少。

老黄从小就喜爱打铁,小时候就拿着小鎯头像模像样敲敲打打,可以说打铁已融入了他的骨髓。现在,老黄一天不摸铁心里就堵得慌。

也有人说老黄打铁有点太仔细,“打铁么,多一锤少一磨有啥关系,铁器家什马马虎虎做成出手就行了,还多赚铜钿。”对此,老黄总会说,“坏名气的事不能做”。“不少一锤、不缺一削、不差一火,必须将活儿做得最好,这样做出来的家什才硬气。”

老黄打铁以定打为主,现成货色很少,想要买到他打的铁器有时要多跑几趟路,而且价格比同行略高。他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色,老百姓最识货”。

昨天路过老黄铁店,看到他正在打钢印。只见他,将自己的名字清晰地打印在一只只铁口的左上方,打完一只,仔细端详,脸上不时露出淡淡的微笑。打钢印是打铁的最后一道工序,钢模是老黄自己刻的。老黄说:“不论工名,这是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这时,有人来拿定制矮锹了。“你打的矮锹既下泥、又吃蛮,棉花簯根一铡就断了,省力好用。”来人边夸赞,边比划着。老黄也不遮不瞒告诉来人,打矮锹是集材料学、力学、美学等于一体的活儿,要经过选料、窝钢、炝火、锻打、淬火、冷作、打磨等十余道工艺,道道到家才能做成一把好锹。矮锹的钢火嫩了易卷口、老了会断口;昂势不足不吃蛮、过了又不下泥;锹把短了就偷力、短了又不衬手;锹头宽了显笨拙、窄了觉削苗,所以打一把好锹很费心思。

老黄一边说一边将锹递了过去,客人拿着锹高兴地走了。目送着客人远去的背景,老黄好像自己的宝贝被带走了。

老黄告诉我,这段时间经常有人拿着照相机、摄像机来店里照照拍拍,还不断地问这问那,像似在淘宝。也是,现在全启东的铁店屈指可数,打铁人大多上了年纪越来越少,年轻人又不倾向打铁,看来打铁这门老行当将会越来越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