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巢儿盼燕归
时间:2017-02-10 A+   A- 举报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要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曾经陪伴了我们儿时的歌谣,如今还在一个个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嘴里哼唱,成了他们认知这个新鲜世界的一扇窗。“燕衔黄柳花”,“微雨燕双飞”当柳烟初绽、杏花怒放时节,燕子就从南方飞回老家来了,在纷纷北来的候鸟中,到启海农家度夏的数量最多的候鸟要数燕子了。燕子轻捷伶俐,两翅狭长,尾呈剪子,羽毛蓝黑,歌喉婉转。振翅滑翔,飞行如箭。特别是它对人们的情感,捕捉害虫的本领,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不仅如此,人们还从燕子身上引申出许多美喻。因为燕子出双入对,形影不离,人们称夫妻为“燕侣”用“紫燕双飞”来形容夫妻彼此对爱情的忠贞。如有婚联:并蒂莲开莲蒂并,双飞燕侣燕双飞;燕子最善筑巢,所以祝贺人家新居落成叫“燕贺”;燕子有一安乐住所,人们就把安居叫“燕居”;把安睡叫“燕寝”。旧时有吉祥图案“杏林春燕”,即绘杏花和春燕的纹图,常用以祝颂进士及第,科举高中。

燕子的种类有家燕、紫燕、白燕等。家燕夏时遍布江海大地,营巢檐下,冬迁南方。紫燕身有紫红或金黄羽毛,又称金丝燕。其鸣声轻快、音韵丰富,是有名的喜庆鸟。白燕是传说中的瑞鸟,自古被视作神物。燕子有情有义,不嫌贫爱富,今年做了窠,明春一定来。燕子有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翩翩堂前燕,冬藏春来见”每年春暖花开,南来的燕子来到农家房檐,双双呢喃轻语,对对绕人飞行。在枝头,是一只丽鸟;在空中,是一片金叶;在梁檐,是一抹倩影。在人们心中,是“迎春接福”的吉祥物。燕向旺处飞,燕子在谁家建窝,谁家便有喜事临门。所以人们非常欢迎燕子来家落户。有的人家讨吉利,为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搭好窝,燕子却不来筑巢,主人就会因此而忧戚,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比如重新打扫屋子,或是精心装饰屋檐等。

“剪彩燕迎春”燕子冬去春来,翩跹飞舞,是春天的使者。只要见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唐人贺知章有诗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燕子一双翅膀展开时,配上分开的双尾,就如一把打开来的剪刀,是燕子剪裁出了满园春色。你看,春风中有燕子精彩的舞蹈;春雨中有燕子顽强的搏击;春花中有燕子动听的歌谣。家燕返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雌雄双燕穿帘入幕、贴地争飞、默契配合,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或补旧巢,或建新巢。“千口草,万口泥,垒个巢儿不容易”。待雏燕孵出后,用“嗷嗷待哺”来形容雏燕最是形象。只要燕子口里叼了食物飞到堂前,雏燕趴在窝沿,张大嘴巴,叽叽喳喳,憨态可掬。雌雄二燕飞出飞进地挨个往它们口里喂食。这段时间,无疑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每天放学后,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观赏那些扑扇着小小翅膀的雏燕。大约二十天后,燕爸爸、燕妈妈带着小燕子,耐心地教会它们飞翔。“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待秋至,天气转凉,燕子又要飞往南方。一旦得知燕子离开,人们心里总会生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莫名的惆怅。记得我小时,老家屋檐一直杂居着几种鸟类。燕子算是最亲切的鸟儿。有年秋后,我趁燕子在夜里睡眠时,踩着凳子捉一只住在屋内的老燕子,用根红丝带绑在它的腿上,让它带到南方去。寒冷的冬天十分漫长,抬头看看那只稍有残破的燕巢,无限的孤独中,似乎又有了一线希望,急急查看墙上的日历,盘算燕子北归的时间。“花落花又开,燕去燕归来”麦子黄梢时,有只腿有红丝带的燕子在院子上空盘旋良久后,冲进了堂屋大门。我心里充满了与燕子重逢的喜悦。感谢上苍,让我与燕子在分别了整整一年之后重又相逢。家燕归巢,使我在小伙伴面前神气十足。要知道,对天真的孩子来说,能有燕子来家里筑巢孵雏是桩十分荣耀,而且喜庆的事儿。每到别人家做客,我总会抬头看人家屋檐,看屋檐下是不是和我家一样,也住着很多小燕子。

人们把燕子视为吉祥、富贵之鸟,就像把喜鹊视为报喜鸟一样。燕子不管在谁家生活,主人一般都很关爱。燕子筑巢阶段,常有泥土和杂草从房梁上掉下;哺雏时期,更有鸟粪排出,不仅弄脏地面,有时还会落在人头、人身之上,对此人们并不介意,而是怀着一颗慈爱和宽容之心,妥善进行处理。有的主人用两根竹竿横在梁下,上面放只竹编小盘。有的在燕窝下托抉木板,接住鸟粪。定期清扫,不仅解决卫生问题,又不惊扰燕子,可谓人燕皆欢。也有人家,专门制作了小巧玲珑的木箱,里面放上软草和羽毛,挂在檐下盼望燕子来“落户”。如有羽毛未丰的雏燕不慎跌落于地,主人总小心翼翼把它们送回巢里,使大呼小叫的母燕复归平静。全家没人,主人会把门关得不很严实,留下一个宽宽的缝隙,让燕子自由飞出飞入。有时忘记留缝,两燕都在门口驻足盘旋,屋内母燕喊的凄戚,屋外雄燕叫得急切。大门一开,两燕又是卿卿我我,亲亲昵昵,它们是一对不离不弃、夫唱妇随的恩爱情侣。燕子有灵性、通人性,民间有“燕子不入仇家”之说。如有人捣坏燕子窝,它就跟房主断绝关糸,甚至永远不进那座伤心的屋子,足见燕子对暴行的深恶痛疾。对启海人来说,燕子是家庭中的一员。燕子和主人同处一室,和谐温馨,主人全家在下面围桌坐着吃饭,燕子们在屋顶上交头接耳、甜言蜜语。为了保护燕子,大人们不许调皮的孩子祸害燕子,常教育孩子说:捅燕窝会瞎眼睛。记得当年老祖母常给我们兄妹讲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位心底善良的老奶奶,一天见一只腿被人打伤燕子坠落自家院中,便抱回屋里细心治疗燕子溃烂的伤口。待燕子的伤好了后,老奶奶含泪将其放生。这只受伤的燕子为报答老奶奶的救命之恩,衔来了一粒金瓜子。老奶奶将金瓜子种在田里,秋天收获了一个大金瓜。看着金闪闪的大金瓜,老奶奶喜出望外,忙用刀切开,金子滚了出来,堆了一大堆。老奶奶慈爱的双眼笑成了弯弯的月亮,盘算着把金子分给全村人,使村里的所有穷人不再贫穷。有人劝老奶奶用金子去置办房屋田产,去买绫罗绸缎;有人劝老奶奶拿出一部分金子作本钱去经商,挣更多的钱。对他们的建议,老奶奶只笑眯眯地摇了摇头,把收获的金子全部送给村里常揭不开锅的穷人们,使他们从此不再受穷。故事讲到最后,老祖母总告诫我们兄妹千万不能伤害懂得报恩的燕子。

燕子所以广受人们喜爱,不仅燕子有搏击风雨的矫健身姿;燕子有感恩重情的思乡情怀;还因燕子是消灭害虫的捕虫健将,是众所周知的“庄稼卫士”。在广袤无垠的地里,勤恳的村民在犁田翻耕。燕子时而从农人身边一闪而过,瞬间又飞向更高的上空,燕子是这片黄土地的守护神,一只燕子每年夏天可以吃掉50至80万只左右的昆虫,多是蚊子、苍蝇、蝗虫之类农业害虫,有时也捕食牛虻、蜻蜓。燕子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鸟儿,它只在空中捕食,不吃落地的虫子,也不到树上或者田间觅虫。不像雷鸟那样杂食浆果。有人想把燕子放在笼中喂养,它便绝食而死。所以一般是没有人将燕子笼养的。启海有“燕子低低飞,出门带蓑衣”的气象谚语,每每在暴雨之前,燕子总会飞得很低很低。能知时报雨,又给燕子添了一份神奇色彩。

改革开放春风吹暖了江海大地,启海农家楼房似雨后春笋,越建越多,而到启海过夏的燕子也能随遇而安,纷纷在楼房的水泥板檐下或边灯座旁“安家落户”,燕子在楼房里垒窝成了江海大地一道亮丽风景。纯朴的启海人仍一如既往“留得巢儿盼燕归”,欢迎美丽可爱的小燕子故地重游,衔泥筑巢。并一以贯之地细心呵护,深情关爱这些“人类的朋友”。燕子一代代繁衍,一茬茬飞翔,飞遍了江海大地,飞进了百姓人家,飞出了万紫千红,飞洒了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