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托夕阳写春秋
时间:2017-01-22 A+   A- 举报

九月初九老人节晚上,尽管夜已很深,但惠和康复敬老院的老人们,却依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惠和镇村模范党员顾辉诚信敬业、助民脱贫致富,兴建“夕阳工程”,乐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的故事,是老人们欢声笑语的话题。

上世纪80年代初,20出头的高中毕业生顾辉,刚回到老家便发现,全村穷得居然没人穿过牛皮鞋。这一令人惊讶的现实,使他萌生了产销真牛皮鞋,自找脱贫致富之路的求富欲望,进而与村上的同龄小青年一起,办起了生产“大不同”品牌的鹤鸣皮鞋厂。顾辉将村办小厂的牛皮鞋,打进了上海南京东路的专卖店,畅销全国各地。著名国家男子篮球队队员穆铁柱,穿着在鹤鸣皮鞋厂定做的皮鞋,走遍了世界各地,为祖国赢得了荣耀。以此作为新起点,顾辉又一手操办了4个民营企业,跟着顾辉干的不少村民住上了新楼房,买了小轿车。

顾辉虽然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却心系村里困难群众。面对有苦难言的老人们,顾辉承诺说:“我将竭尽全力,为你们排忧解难。”为了践行这一庄重的承诺,顾辉倾其所有家庭积蓄,兴办了现在的康复敬老院。在老人们的心目中,顾辉是大家的孝子贤孙。

2008年初夏,新组建的惠萍镇惠和镇村村委会,因为没有办公用房而发了愁。顾辉知情后将敬老院内一幢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的楼房无偿借给村里使用。8年过去了,顾辉始终没有收过一分钱,既为村官化解了难处,又为村民减轻了负担。

如今,顾辉用近40个冬夏春秋,精心打造的皮鞋厂和敬老院,已经分别成为102路公交车的停靠站,既给南来北往的乘客送上回家的温暖,又将这一感人的诚信故事,传遍了东疆大地。

刘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