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注定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日子。爸爸高高兴兴筹办我的婚礼,家里欢天喜地。中午11点15分却传来93岁奶奶去世的噩耗。或许老宅上的奶奶也听到了我迎亲的鞭炮,才放心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结婚第二天,我换下嫁衣和丈夫一起奔赴奶奶的葬礼。一路上,我默默念叨“奶奶,您的孙女来晚了,来晚了。”
做道场的师傅在超度亡灵,咿咿呀呀的哭丧,让我肝肠寸断。奶奶已经躺在水晶棺材里,面容平静仿佛深深睡去,姑妈和几个伯母无比悲伤地坐在旁边。灵堂被爸爸和伯伯们布置得整整齐齐。我扑通一跪,告别奶奶这一世的疼爱。
作为长子的爸爸强忍悲痛接待一批批来悼念的人们,周到料理一切事宜。数不清的花圈和花篮默默述说奶奶生前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女性,白色或黑色的挽联在风中摇曳,我依次看依次看,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
奶奶一生做贤妻。奶奶和爷爷携手走过风风雨雨70年,白首同心,人生70年谓之古稀,婚姻70年谓之白金婚。爷爷是一个中医,一年到头在外治病救人,奶奶在家种地,料理家务,带好小孩,全力支持爷爷工作。在老宅的故事里,他们也有吵有闹。但在儿孙们的眼里他们恩爱有加。爷爷退休后喜欢出去打打小牌,奶奶总是不放心地在路口张望徘徊,盼爷爷早点回家。爷爷有高血压心绞痛,几次半夜犯病都是奶奶最先发现,及时医治,慢慢痊愈。后来,爷爷奶奶都八九十岁年事已高,又都摔坏了腿,爸爸把他们从老宅接到家里,悉心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我有了5年与爷爷奶奶朝夕相处的天伦时光。在楼下那间起居室里,他们床挨着床相互照应,相濡以沫,一定说了许多悄悄话。两个老人都要全护理,子女们商量是不是分开带,但奶奶不肯,她追随爷爷搬到老宅,由二伯三伯小伯一起照顾。爷爷身体不太好,他感觉自己风烛残年,来日不多,他把身上的钱包交给奶奶,意思是“我要走了,钱包你放放好。”没想到奶奶走在了爷爷的前面,爷爷成了一个伤心的孤独老人。
奶奶一生爱子女。她辛苦生养了6个子女,其中小儿子被奶奶的小妹妹领养,送走小儿成了奶奶永远的心痛。奶奶受封建礼教的摧残,没有上过学。但她开明睿智,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在那些最艰苦的岁月里,她以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所有农事,再苦再难坚持送每个子女去读书,姑妈曾因帮她干农活误了上学而遭到奶奶的严厉批评。都是奶奶教导得好,乡里乡亲公认我们家是一个医生世家。上世纪70年代,奶奶靠一家人省吃俭用积攒了800元钱盖起亮亮堂堂的瓦房,一个个儿子娶了亲,瓦房里传来孙子孙女们的欢笑声。奶奶对孙儿们也倾注了全部的爱,我们一个个在她的怀里背上成长起来,她常教导我们弟兄姊妹要团结,血浓于水,我们拥有共同的根。在那些物质不是特别丰富的年代里,她总是给我们最好的,她节省自己,把慷慨都留给我们。在我们一个个都离开老宅,奔赴理想,奶奶留在那里守望岁月。奶奶的一生是为后代奉献的一生,她给我们的爱像路那么长,望不见尽头。
奶奶一生恋大地。从小就记得老宅屋前的空地是奶奶的小菜园,那里一年四季的果蔬样样有。她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她对土地有着深沉质朴的感情。春播夏忙秋收,洒下辛勤的汗水,换得土地丰厚的馈赠。就是在奶奶失去劳动能力以后,她吃了瓜果蔬菜,还有留种的习惯,挑选颗粒饱满的籽作为种子,让二伯母种在屋前的小菜园。如今小菜园的女主人已经驾鹤西去,谁还心心念念那片小菜园?
恍惚中,我好像又推开那扇门走进楼下的那间起居室,闻到那股熟悉的气味。爷爷坐在轮椅里,奶奶坐在餐桌旁,他们看见我就笑,奶奶向我要针线,原来她的衣服破了,要缝补衣服。我心疼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节省,马上给她买了一件新衣裳,哄奶奶开心,奶奶高高兴兴穿在了身上。
回忆铺天盖地袭来,我不禁悲从中来,从今往后,哪怕一个小小的礼物,我将再也送不出去;哪怕一份小小的孝心,我将再也给不了奶奶了。呜呼,她带走了我对她的爱,带走了她对生活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珍惜。我们一定要把对奶奶的爱化为前行的力量,一如既往照顾好爷爷。在生活中,在社会上秉承奶奶的家风,奶奶的遗训。相信奶奶会在天国看着我们,为我们祈祷,为我们祝福,她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