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表姐,美国人Colin就是一枚八百竿子也打不着的国际友人。但是表姐果断招贤纳婿,成功地将Colin变成表姐夫,变成我们口中的美国佬。
表姐在美国的经历无疑是一碗货真价实、口味纯正的心灵鸡汤。表姐20年前放弃一份薪酬优渥的工作只身飞去美国求学,如今人家成了大洋彼岸的一位全职太太,在一座拥有网球场、泳池、家庭影院的豪宅里相相夫、教教子、健健身。这期间的细节和故事当然足够煮一大锅的鸡汤,供我们以及更年轻的一辈一勺勺地分食;可当表姐带着美国佬Colin和他们的儿子小桑友归国省亲时,我们都看出来了,表姐人生中最浓酽的一碗鸡汤,其实是美国佬Colin。
表姐一家走进酒店时,我们已围坐在餐桌旁等候多时。Colin的父母是韩国人,因他生在美国,顺理成章便成了美国佬。表姐一个个地向Colin介绍,先是长辈,然后是我们这些平辈的表兄弟姐妹。Colin的中文词汇量目前停留在“谢谢”、“干杯”之类的文明礼貌用语,要让这样一位美国佬初次见面就理清这些关系并非易事。好在,中文里繁琐的人物关系,到了英文中便简洁了许多,往往一个单词便将七大姑八大姨一网打尽,这让美国佬拣了个大便宜,他尽可以将我们贴上标签,集中存放,永久保鲜,人畜无害。
真正让Colin有点懵的是第二天的宴会。那天是舅舅,也就是美国佬Colin的中国岳父八十大寿的日子,亲戚来了整五桌人。担任全程翻译的表姐忙不过来的时候,好学的Colin同学就向我打听:谁和谁是兄弟,谁和谁是夫妇。在一屋子谈笑风生的人群里,在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语言环绕之中,他始终很无辜地微笑着,并且和每一个朝他举杯的亲戚说,干杯,cheers!说完,就喝光杯中的红酒。
表姐聊得眉飞色舞的时候,Colin就眼含笑意看着她,偶尔会凑上去问一句:你们在聊什么?在得不到及时回应的情况下,他把目光转向对面的小桑友。这个9岁的小男孩正迷恋于用筷子敲打碗碟所发出的清脆声响。美国佬便温和地告诫他:桑友,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哦!
让小桑友同学完全刷新存在感的是合影环节。一家人全站好了,小桑友却不肯过来。表姐拽他过来时解释说,他不喜欢拍照,他们也从不强迫他。结果,一张喜笑颜开的合影里,唯有小桑友垂头丧气。在中国,同龄的孩子会在父母的安排下,一遍遍重复着剪刀手和茄子笑,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里,应该是顺从和乖巧;可是,9岁的小桑友,却已经懂得了拒绝,懂得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说不。
Colin搂过还没走出合影风波的小桑友,轻声地说着什么。我不知道他会怎样劝慰这个被合影的小男孩,只不过,几分钟后神情严峻的桑友便恢复了常态,和他刚认识一天的表哥表姐打成了一片。此时,美国佬笑嘻嘻地逗他:桑友,你现在这么开心,那刚才是为什么?
表姐一家第二天去了内蒙。他们将在草原上度过在中国的最后几天假期。去美国二十年来,这是表姐第一次回启东老家,却也只能作短暂停留。不知道下一次重逢是在哪年,会在哪里,不知再见到笑嘻嘻的美国佬,我们会聊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