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杂树
时间:2016-05-27 A+   A- 举报

小时候,村里的树很杂。

尤以刺槐居多,家家户户都有栽植。农历四、五月份,槐花的清香把整个村子都熏得妩媚起来。农家人熬过春头上的苦日子,终于盼来了刺槐花开。人们蹬上桌凳,踮起脚尖伸手去摘槐花;找来细长的竹竿,仰起脑袋,轻而准地敲打槐花。饭后,每个人的嘴里都吐着缕缕的槐香。

苦楝次之,多栽于屋前。初夏时节,楝树的小花白中带紫,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苦香,那是一种奇特的香,闻之让人清醒,让人活着都觉得踏实。因其树冠浓密,虫害较少,每逢夏日中午,许多人家都会把饭桌搬到楝树荫下。夜晚,也有人家抬出竹床,置于树下纳凉。这样,既可以躲开月光照晒,又避免了露水打湿被单。

再次是桑树。我喜欢桑树,其实是喜爱它紫黑的枣子。桑树枣子,初始为青,渐而变成紫红,待熟透时即为沉黑,味道甘甜。记得我家的老屋旁有一棵大桑树,每逢桑树枣子变黑时,奶奶总会找来扫帚,把树下打扫干净,再端来一只盛了清水的铜盆。我就会噌噌噌爬上树,自己先摸几只甜枣放在嘴里,然后使劲地摇晃桑树,啪啪啪,桑树枣子一转眼便落了一地。那简直是我们的节日啊,在那个一小块麦芽糖就能让人垂涎的年代,甘甜的桑树枣子实在是激活了我们的味酶,安抚了我们的口舌。

至于桃树、梨树、枣树等果木就显得珍贵了。它们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所以果子成熟的季节,那些鲜活的歪嘴桃子、大红枣子、黄皮梨子等水果,总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馋涎欲滴。哪家的孩子能分到一两个那是很幸运的。

那时柳树也不太多。或许在贫困的日子,人们总是会优先考虑树木的实用价值吧?刺槐的树形高大挺直,木质细腻坚硬可以用来承重,成为当时房梁和桁条的主要材料;苦楝质地均匀细腻,不易变形生虫,最适合打制家具;桑树质地坚韧,色泽金黄,也很适合做家具和农具。而柳树虽然婀娜多姿,又能固土保湿,但却很难成材,所以主要生长在其他树木不易成活的河畔。我其实并不太喜爱柳树,因为它易生“麻辣虫”,许多孩子都深受其害。若非它的枝丫天生就是制作弹弓的好材料,又能在炎炎夏日为我们提供清凉的柳编斗篷,我们都会远离它的。

除了这些,还有国槐、泡桐、皂角、银杏、红枫等等,以现代人的环保眼光来看,那是遵循了植物多样性原则的。不像现在,满眼尽是意杨树,尤其是春夏之交,杨絮飘飞,污染环境,影响交通,让人张不开口鼻……

在我的袅袅记忆里,掩映在杂树丛中的村庄才是我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