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之后
时间:2016-05-06 A+   A- 举报

老李家的二儿子刚娶媳妇不到十天,大儿媳就嚷着要分家。老李坐在屋檐下抽着旱烟和老伴商量,老伴说这家早晚得分,早分早安生。于是,老李叫了家族里德高望重的四爷爷来主持分家一事。

“这是我新买的碗和盘,你们一家各自十个碗,十个盘。”老伴把两摞碗和盘放在方桌上。大儿媳看看新盘和新碗,说:“俺不要新的碗和盘,俺要你们一直用的那些盘和碗。”

“要旧的?”四爷爷一脸疑惑看着老大媳妇。

“嗯,俺要旧的盘和碗,新的留给爹娘用,他们也该换新盘新碗了,瞧,这新盘新碗多光亮,看着就舒心。”四爷爷点点头,赞许地说:“老大媳妇真懂事。当嫂子的,就要给弟妹做个榜样。”老大媳妇听了,脸上开满了花。

分家很顺利,老大媳妇全要了旧的,包括旧桌子、旧椅子、旧板凳,把结婚时置办的新家具全给了公婆。看着一屋子新家具,老李和老伴喜笑颜开:“这老大媳妇平时有些奸滑,没想到分家时这么给脸面。”“是啊,还真是不能从小事上去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关键时候才见人心。”老两口觉得平日里老是怪嫌老大媳妇爱占小便宜,没想到是错看了人家,心里有点愧疚。

此后,老李和老伴在人前总是有意无意地夸赞老大媳妇懂事、孝顺,渐渐的,满村子里的人都开始夸赞老大媳妇懂事孝顺了。老大媳妇走在巷子里,也不自觉地挺胸、收腹、提臀。

那天,老二媳妇来看老李和老伴,说:“听说我大嫂把奶奶的嫁妆——那个雕花桌子卖了,卖了好几万呢。”

“好几万?不会那么贵吧?不就是一个破桌子吗?”老李满脸狐疑地望着二儿媳妇。二儿媳妇没再说什么,幽幽叹了一口气,走了。

老李下地回来,碰到张六,张六是邻村的,以收破烂为生。张六说:“你家大儿要发大财了,那些个旧家具,值老鼻子钱了,加起来卖的钱,能盖座小洋楼呢,老李啊,您家大儿媳那么孝顺,您就等着住小洋楼吧。”老李说:“那些旧家具真这么值钱?”“那当然,家具越老越值钱。前些天,你家大儿媳专门托我去城里打听过,还是我帮着联系的南方来的专门收旧家具的大老板呢。你不懂。”张六冲老李摆摆手,拐进了另一条巷子,扯开嗓子喊:“收破烂喽!”

老李心里七上八下的,回到家,也不吃饭,老伴问他话他也不吱声,坐在屋檐下吧嗒吧嗒抽烟。

张六真是神嘴儿,没多久,大儿就把才盖几年的瓦房拆掉了,春去秋来,一座崭新的二层小楼赫然矗立,在一座座民房群里,显得大气、高端、上档次,却也那么突兀。

搬进新房,大儿媳妇请了娘家所有的亲戚来参观,笑得心花怒放,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老李和老伴偷偷唉声叹气。二儿和媳妇冲着爹娘一甩脸,走了。

自从住上楼,老大媳妇再也没登过老李家的门,老二媳妇偶尔来,来了也说不了几句话就走。

老李病了,心里堵得慌,像是大儿家的那座楼压在了心上一样。医生说是严重的心脏病,得手术,放支架、做搭桥。手术费、医药费成了大问题。

老李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的积蓄都给两个儿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手里没剩几个钱。老李在病床上,有气无力地说:“不治了,回家,不能糟蹋钱。”老伴握着他的手,嘤嘤哭泣:“老头子,不能不治啊,你要是走了,我可咋活啊?呜呜……”

“爹,我回家取钱,不管咋样,这手术一定得做!”二儿子转身走了。大儿子跟随弟弟走出了病房。“老二,你去哪里取钱?前几天你岳母生病,你的钱不是全给她治病了吗?你还有钱?”

“我……我回家卖房,说啥也得给咱爹治病!不能眼睁睁看着咱爹等……”二儿说不下去了,蹲在那里,放声痛哭。

“你哭啥?不是还有我吗?别哭了,听哥话,还有哥呢……”兄弟俩一起回了老家。

老李的手术很成功,不久就康复出院了。回到家,大儿媳已把家里收拾得整洁干净:“爹,您和娘住堂屋,我和老大住东屋,老二一家住西屋,您看这样行吗?”老李点点头:“行,行,没想到我这场病,害得你们两兄弟连新房都卖了……”老李有些哽咽。

“爹,这不是还有旧房吗?旧房多好,大家住在一起,互相照顾,还乐呵。”二儿媳抚摸着圆鼓鼓的肚子,自己的宝宝出生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里,她觉得幸运、幸福。

阳光暖暖,风吹拂花香。炉灶的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烟火人间,温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