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小墨默默地吃着饭,突然问我:“妈妈,你说我们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那我是你生的,你怎么长得一点都不象猿猴啊?”
“哈哈!”我大笑起来,心里暗暗称赞真是个有逻辑的姑娘!原来我昨天给她读了《物种起源》(少儿版),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世上物种都是进化而来的,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突然造出来的。”那么她的困惑到底在哪里?昨天怎么没有问我?我该怎么解释“进化”?
我想了想,反问她:“你看妈妈长得一点都不像猿猴吗?呜!哈哈哈哈……”我做了个孙悟空挠痒痒的招牌动作,逗得她哈哈大笑!
“言归正传,进化是一种很慢很慢的变化,猿猴经过了几百万年、几十万代才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每一代变化只是一点点,这一点点我们是看不出来的。但从逻辑上可以这么说,妈妈应该比你更接近猿猴,但你看不出来……”
“我明白了!”小墨瞬间心情愉快了起来。
小孩在发现问题、困扰的时候,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这个困扰一直占据她的脑海,在适当的时候她表达出来了,而且的确是个好问题,看得出来经过了思考,有逻辑,会类比!
我想她的相异构想就是把“进化”看成了一种普通的变化,而恰恰我读书时没有解释好,所以让她困惑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