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中医黄瑞彬
时间:2016-04-01 A+   A- 举报

惊悉启东市中医院老中医黄瑞彬逝世,十分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同学老朋友老医师。他是在1963年和我们一起成长的同班同学。那时大家布衣粗食,互相取暖,刻苦读书,共求前程。

黄瑞彬是南京中医药大学1968届毕业生,他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加之长期的临床实践,故医疗技术精湛。他在从医的漫漫路上活到老学到老,在理论和实践间上下求索,反复验证,发表了若干学术论文。他是古代圣医孙思邈的推崇者,是中医界的姣姣者之一,也是中医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更是中医行业面临失传危险的抢救者之一。他生前身边围满了看病患者本身也说明:中医不能丢!中西医结合更优秀!

黄瑞彬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十分重视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对一些疑难杂症亦颇有建树。他的医德医风是令人称颂的。他对待病人态度和蔼,言辞恳切,时时处处事事为患者着想。他一心扑在岗位上,满腔热情为病人,常常超负荷工作。他是个老实人,但不是老好人,是个很有主见的正直人。他曾是启东市政协委员,身为教授级中医主任的他,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仁心待人。他生前和老伴及其一双女儿,一直住在农机巷底层五十多平米的旧房内,一辆老旧的自行车默默地躺在那里,那是长年陪伴黄瑞彬上下班的见证。在他一生的行医生涯中,挽救了无数患者,有的患者以红包方式报答,他都一一婉拒。他说:“我不能贬低自己的人格。”甚至有位乡村老太送来了鸡蛋,他也感叹地说:“心意我领了!但乡下老人的艰辛生活我是知道的,我不能也不忍心收的!”

清明节到来之际,也是黄瑞彬离去的“二七”日子,我默默地来到了他的墓前。我想,用什么来纪念他呢?他生前反对铺张浪费,对于红包是一概不收的,那么我用阳光、空气和水作为酒浆,祭祀在他的坟头:“这不是红包,是我的绿色环保追思酒,您总该收下了吧!”自语间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久久地立在墓旁:遥想当年历历在目,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追悼黄瑞彬的那天,分布在全市各地的老同学、老朋友、老邻居、部分患者,凡知道的都来送行……他的良好口碑和人格魅力长留人间。

我不禁肃然起敬,在墓前深深鞠了一躬:“人们会记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