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转眼就到。在这容易思乡的季节,久居南国到了怀旧年纪的我,突然想起了家乡——北国那个鲜为人知的边陲小镇。我与当年那些血气方刚的“东北军”青年一样,与一帮学友手挽着手,高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思乡小曲,南下打工。停长沙,留广州,进深圳,多年的奔波劳碌,岁月的年轮无情地镌刻着我们曾是那样稚嫩的脸盘。虽然,“打回老家去”的想法时时都在扯拽着我们,可北方是我的家乡,南方有我的家眷,离开哪一方的滋味都不好受……
是故,每当一轮明月透过窗帘洒在床前,我总要凝眸沉思,遥想着千里之外的家乡父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还常常独自登上天棚,思绪随着那片片北去的云彩,心中无声地哼唱上个世纪末的春节晚会上推出的那首牵动了亿万中华游子和家庭的歌——《常回家看看》,由衷地在心底呐喊:“回来吧,回来哟!”
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这大概是因为离开了家的人尝到了一种离家的滋味。离家的滋味不好受。客居他乡,自然有一种离愁别绪,那千思百结,柔肠寸断的感觉,使人憔悴。诗人们“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迫切,“寻寻觅觅,戚戚惨惨凄凄”之感叹,便是最好的注释。怀念家乡,是因为我们怀恋母亲,思念烛光里的妈妈:有母亲在,我们胸中跳动的是两颗心;有母亲在,我们头上照耀的是两轮明月!远离了母亲,当然就饱尝了离家的滋味。
可见,离家是一种无奈,离家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呐喊,离家是“人比黄花瘦”的折磨,离家是一种穿透山水的遥望,离家是一种牵肠挂肚的等待,离家是一种梦牵魂绕的相思。离家给人一种离群孤雁长鸣霜天的感觉,给人一种浪海孤舟拍浪无援的恐惧,给人一种旅途枯燥单调无助的烦躁……正因如此,漂泊的游子都要发出“叶落归根”的呼喊,都有一种仿佛在高空飘来荡去筋疲力尽时的风筝渴望着收绳般的期盼……
终于,我和全家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北方是我的故乡,南方有我的亲人。铿锵的列车在飞驰,它将我魂牵梦绕的回家梦化作现实,将一方游子的思乡曲奏响。带着全家回家,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寄托,是一种缅怀。我可以想见,当憨厚的父亲和慈祥的母亲在质朴的乡亲们羡慕的眼光里迎接归宁的游子时,是一种怎样的激动模样!
“咣—咣—呱—呱”,列车在向家乡奔驰。带着我这全家南方人的北方梦,向着遥远的东北松花江边那个边陲小镇靠近,靠近,再靠近……
“咣—咣—呱—呱”,列车又离家而去,带着我这北方人的南方梦,再次离开故乡,向着遥远的南方重镇靠近,靠近,再靠近……
这时,我想起了《雁南飞》这首歌,想起了送别我们离家时在故乡小镇门口依门翘首挥手兹别的父母兄妹,两眼潮红,和着列车飞弛的节拍,轻声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