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蜇”骂人的由来
时间:2016-01-08 A+   A- 举报

佳节长假,有朋自扬州来。久别重逢,盛情款待。朋友品尝美味海蜇,啧啧赞赏。酒足饭饱,朋友问道:“据说你们海启人有时用海蜇来骂人,是吗?”我说是的,但并不尽然。有时属于开玩笑。其实崇(明)启(东)海(门)沙地人,用海蜇骂人由来已久。朋友好奇:“那为什么不用海带或海蟹等骂人,而偏要用海蜇呢?”你要问原因,我曾在报上见过有篇文章作过解读。文中写道:“我们的祖先,以出海捕鱼为生,而海盗常滋事扰民。海蜇实为海贼之意,表示对海盗行径的深恶痛绝。”

此言谬矣,鄙人不敢苟同。海蜇用来骂人或调侃,在崇启海沙地人中,可谓耳熟能详。鄙人童年时代,在启东吕四黄海边长大,经常看到许多渔民扬帆出海捕鱼,每每看到“晚上回来鱼满舱”。其中就有直径两三尺的海蜇头子。《十万个为什么》上介绍,海蜇身体半透明,上呈伞状,叫海蜇皮;下有口腕,腕下有触须,叫海蜇头。加工以后,是餐桌上一道可口的美味佳肴。

我曾听过几个老渔民讲述海蜇的故事。内容大同小异。船老大黄海讲的最生动,所以我记忆犹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黄海上海蜇旺发,海面上飘逸着一群群大大小小的浮游物。浮游物表面隆起呈馒头状,又像一把把美丽的小伞。他们像大海里优哉游哉、自得其乐、手舞足蹈的精灵。渔民们不知其为何物。有好事者,受好奇心所驱使,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纵身跳进海里,张开双臂,伸手去捕。孰料这些怪物下面的触须,不但能放出毒液,而且还会蜇人。蜇伤的手臂红肿发热、疼痛难熬。后来渔民们便把海上施毒蜇人的怪物称作海蜇。

海蜇是腔肠动物,分不清哪是头脑,哪是脸面。而且早先渔民常被海蜇蜇伤,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强词夺理、不顾脸面(勿要面孔)的人,和心地不善、贪占便宜(乌吃活食)的人,与海蜇联系起来,骂其为海蜇。对勿要面孔、乌吃活食的老年人,骂其为老海蜇;骂中年人为海蜇头子或乌海蜇。有些蛮不讲理的人家,骂起相骂来,倾巢出动,满口脏话,人们称其为海蜇人家。在特定环境、特定情况下,“小海蜇”不一定是骂人,有时是对小孩的昵称。被骂海蜇的人,一般都指男性。

说来有趣,海蜇也常被用来戏谑和调侃。因为海蜇的名声不好听,人们根据咀嚼海蜇发出刮拉风脆的响声,便给它取了个雅号叫“响菜”。曾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闲来无事,欢聚小酌,佳肴满桌。甲对乙说:“你海蜇搛来吃呀!”乙知甲占其便宜,岂可饶了他。乙对甲还枪:“你海蜇自己搛来吃,不要响(不要做声),你响出来(沙地话‘响出来’快读就是‘响菜’),我把你吃掉。”举桌哈哈大笑,个个前仰后合。

我一口气把故事讲完。朋友听得高兴,现炒现卖,也不忘把我戏谑一番:老友海蜇故事讲得生动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