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丝瓜
时间:2015-11-20 A+   A- 举报

上班路不长,有一段南北向的马路,百十米而已。路东是民居,路西是久隆河,河堤与马路间有空地少许,被附近居民圈占并开辟出来,成了菜园。有位熟悉的阿姨便是其中的“地主”之一,她除了在河边拥有一小块,另在围墙根辟了块一平见方的弹丸之土,均被捯饬得四季葱茏。我碰到她时,多半都在土地上忙碌:翻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捉虫,一样不落,窄小的土地,被她当农庄一样耕耘。

她不差钱,有劳保有积蓄,家底殷厚,种菜自然不只为食用。但这些依旧不能影响她对土地的虔诚,对耕作的热情。

不知何时,她种在围墙根的毛豆已收割,换种了另外三种作物:外围赤豆,中间鸡毛菜,靠里两头各种一棵丝瓜。这仨也有意思,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色,高低错落,各有姿态,将那一小块土地打扮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在初秋的天底下,营造出别致的风景。我就在这风景里一次次与种地的阿姨擦肩并打招呼,她的脸上写满笑意,装进我心里,特别温暖。

印象中,丝瓜早过了季节,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本就可以种两季,但她确乎真种了丝瓜。而且为了使其藤蔓能攀援而上,阿姨还特意在墙脚插了几根竹竿。那瓜藤呢,也就这样一天天顺竿而上,恣肆生长,有些不安分的侧芽竟至超过了竿子,带着几根触须,夸张地倒垂过来,向空中斜伸着,似乎不甘做依附者。看得出,阿姨对丝瓜倾注了更多心血,几乎每天都要去侍弄一翻,或浇点水,或扶扶藤,实在没啥做了,便双臂合抱,站一旁凝视,似乎要看着它开花结果。那神情,如同和蔼的奶奶看孙儿般,慈祥、专注,满满的都是关爱与期待。

我总被这种场景打动,因为我很理解这些老人跟土地跟庄稼的感情,他们离不开土地,就像现代年轻人离不开手机一样,土地,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我又想起我妈妈来,一个一辈子在土地上耕耘的老农民,她不善于表达情感,不说我们是“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可说起她庄稼的时候,却能亲切自然地称“我的豇豆,我的茄子……”生怕被人抢了去似的。

我突然觉得,做这些老人土地上的豆麦蔬菜,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不仅能得他们精心的栽种,还能得他们从此后不离不弃的陪伴照料,还能成为他们心中真正的那个很有归属感的“我的……”。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做那株幸福的丝瓜!要不,就让孩子们做我的丝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