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两则
时间:2015-10-16 A+   A- 举报

得意忘“形”

有一次应邀去某名校作讲座,走进报告厅时,看到台下黑压压一片,竟有近200位穿戴整齐的男女,不禁窃喜。

讲座由学校教科室主任主持。主任是位美女,能说会道,舌吐莲花,在她隆重的介绍之后,便是我粉墨登场。

讲台设在大舞台上,两侧有台阶可上。

我从人群中缓步而出,本应该往左或往右,然后很绅士很有风度地拾级而上,但那天我偏偏“吃错了药”,竟走到舞台边沿的正中位置。犹豫间,我目测了一下舞台的高度,决定像当年读师范时那样一跃而起,然后像树叶像小鸟一样轻轻地飘落在舞台中央,不惊起一丝尘埃。

想象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偏偏这一回的距离还有些大。由于跃起时右脚没有充分抬高,脚尖在着地时与台边浅浅地磕了一下,一个趔趄,吓得美女主持赶紧伸出双手来救,还好,没用帮忙,我自己就站稳了。

笑声四起,还夹杂着稀稀拉拉开心的掌声。

我若无其事地坐下。把话筒拉到合适的位置。徐徐开腔,声音沉厚:“我读师范时,武侠电影正火,有一段时间,我进出校门是不走大门的,全都是从围墙上高来高去。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很高兴,一高兴就出状况,我竟然忘记自己的体形已非当年,看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


看见他们一个个空手而出

某县教育局局长听了我的一场讲座后,当即决定请我去他们那里给书法教师们讲讲。

讲座那天有车来接,临走时我问此次活动的具体负责人要不要带些什么去?负责人说:“就带些你写的书去吧。他们用得着。”

讲座结束后,局长在台上亲自为我吆喝,并言明:杨老师将按出版社给他的价格卖书给大家。

看到局长还有一些其它的事要讲,我就知趣地先走了出来。正好有一位熟识的朋友经过,就站着陪我聊天。二十多分钟后,书法教师们从侧门鱼贯而出,我用眼睛的余光看见他们手上个个都是空空的。

估计人走尽了,我赶紧回到讲堂,那些书一本不少地还在。我像安慰自己又像安慰局长似的说:“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该读书的人现在都不要读书。无所谓的。”

这时,从外面急匆匆闯进来一个小伙子,说:“我想买一本。”我问:“哪一本?”“《书法要诀》。”“送你了。不要钱。”小伙子略感惊讶,表示感谢后拿着书匆匆离去,追赶走得尚不很远的同伴。

局长不动声色地叫来两位校长,对他们说:“你们把书买下,放学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