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1年3月间,依照中共中央有关大力开展对敌伪军工作的决定,驻防在苏中四分区的我主力部队即开始派出敌工部门的干部到地方上来,开展敌伪军工作。1943年春反“清乡”斗争前夕,为加强海启一带对敌伪军工作的领导,由富有敌军工作经验的程叶文兼任县委敌工部长。国际主义战士程叶文(朝鲜人)学习运用毛泽东同志对敌斗争的策略思想,利用日军与伪军之间以及伪军与地方伪职人员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开展对敌工作,使我对敌情了如指掌。当时县委敌工部挑选一批精干的敌工干部,加强在敌占区和敌伪军中的秘密派遣工作和情报工作。那时秘密派遣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敌伪军政机构中秘密开辟关系,视其不同情况,或策动其率部反正,或动员其参加和组织“反战同盟”,或使其长期埋伏,待机行动,或作为我方活动的掩护力量,或委托其为我方采购重要军用物资等。1944年春,县委政工部在汇龙镇接上与日商中山洋行经理亲源的关系(此关系是上面介绍来的),亲源文化水准较高,能用汉语会话、写字。他在第一欢与县委敌工部一位副部长秘密会见时,热情洋溢地介绍他在日军中进行“反战”工作情况,并说他正在启东汇龙镇,海门常乐镇的日军士兵中,组织几批士兵携械反正。1945年夏初,汇龙镇果然有日军士兵陆续向我投诚,并且加入“反战同盟”。此外,先后多次成功地策动伪军反正。1941年4月,敌工部人员策动伪军大队长刘伟率部反正。这项工作做得非常成功,当时在敌伪军中产生了巨大震动和连锁反响。反“清乡”后,成班成排地向我反正投诚,就有100多人。
敌伪军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情报工作。当时,敌工部门与部队中的情报部门在掌握敌情方面各有侧重之点,即部队情报部门是着重了解军事方面的情况,而各级敌工部门则须对敌伪的党、政、军、特、宪等方面情况,系统地加以搜集和掌握,包括搜集掌握敌伪方面的基本情况,诸如敌伪方的各种组织及人事情况,敌伪的部署、番号、兵力编制、排以上头目名单、使用的武器以及据点的阵地火力配置等状况;再就是敌之动向情况,包括调动变化,行动企图,可能出动的兵力,进袭的方向、目标等。凡此种种,敌工部门也都须随时搜集掌握并立即上报领导机关。
1944年4、5月,正当反“清乡”斗争开始的时候,县委派出一批敌工情报干部分别打进伪启东特区公署总办公室以及敌特和警察等部门。这个总办公室是该署内各科室和其它“清乡”机构公文的总枢纽。当时,伪公署的所有文件都要通过总办公室。特别是日本宪兵掌握的情报资料,也要通过总办公室的人员汇总。这就为我方派击的敌工干部提供方便。每次敌人的整套“清剿”、“清乡”计划还没有报上去,就一一落到我敌工干部手中。
1943年8月,日伪由启东转向海门进行强化“清乡”。由于吴强(苏中四地委敌工委员会委员)等敌工干部事先提供情报,县委采取针锋相对的周密部署,敌伪尽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以失败告终。
在情报工作战线上,县委依靠行署情报局、警卫团情报总站、社会部、敌工部(联络部)、乙种组织等部门和系统,多渠道搜集情报。除此之外,还组织区乡干部、民兵开展群众性的情报工作。1944年11月,为准备反攻,联络部改为城工部,加强对敌伪军、情报以及敌占区党群等工作的领导,配合其它战线,向日伪发起军事政治攻势。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敌伪军和情报工作,对分化瓦解敌伪势力,提供情报,为我领导机关掌握斗争主动权和制服敌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