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15~27日,县委召开县委扩大会议,总结9个月来反“清乡”斗争的胜利经验,并着重检讨反延期“清乡”后期斗争的沉痛教训。主要是由于不适当地过分地宣传6个月反“清乡”的决定性胜利,造成干部的“轻敌观念”。会议期间,县委传达苏中区党委和四地委关于实行新的斗争策略转变的两个指示。强调“仍以公开坚持武装斗争为主,但为了应付新的斗争情况,则应采取各种辅助的斗争策略、斗争方式(如秘密斗争、合法斗争、加强特种工作等)。各种辅助斗争,主要是为了配合与达成公开的武装斗争。”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的反“清乡”斗争,实行新的斗争策略,克服和避免一味硬斗的片面做法,使大家认识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互相配合、交替使用的重要性,并须加强敌伪军工作。在有伪政权的地方,进一步争取控制两面派,掩护隐蔽斗争的开展,以麻痹敌人。
春初,海中、启西区举行烈士追悼大会,褒扬英烈,激威士气,准备再战。《东南报》社出版《血腥的旗帜》和《反“清乡”一日》征文,揭露日伪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和数十种肉刑的暴行。1月,全县又一次开展社会救济和春荒救济运动,四专署拨出救济粮7000余石,救济因敌人推行“三光”政策而倾家荡产,流离失所的干部和群众。4月26日,警卫团在吕四区二补乡伏击由巴掌镇出动下乡“扫荡”的日伪军,淹毙日军1人,伪军2人。29日,日军报复“扫荡”,烧毁二补乡97户217间民房。海启县委发动全县军民救灾。吕四区委建立二补乡火烧村游击队,以狠狠打击日伪。
在开展反日伪高度“清乡”和高度强化“清乡”的斗争中,各地军民坚持群众性游击战争,组织精干的武装小组打击日伪出抗的机动队和特工队。1月下旬,警卫团在永和地区民兵配合下开展反“驻剿”斗争。21日,三厂敌松川大队长率领日伪军150余人,携炮一门,半夜秘密从青龙港乘快艇抵达汇龙镇,向永阳村进行武装侦察和“驻剿”,当晚该敌配合南阳村之敢,进驻永和镇。24日,我警卫团在武陵村南掩护县委、行署机关转移的战斗中,击退日伪军搜索队100余人。26日,又击退在永和至武陵村“驻剿”的日伪军,使敌疲于奔命,一无所获。月底,敌松川率部撤回三厂。从元旦至春节1个月中,警卫团作战28次,粉碎日伪多次“驻剿”和“围剿”的阴谋。3月10日,东南警卫团、吕四区队、洛伽乡民兵在七甲桥伏击从吕四出动到大闸送给养的日伪军,俘获伪军18人和两个日军职员家属,缴枪10余支。
为防止党组织遭受破坏,各区对原有的支委进行调整,有的担任公开职务,有的转移他处。全县军民积极开展反特务、反内奸、反叛徒斗争。1944年2月,海启县委在老鼠沙洋面海船上开会,决定“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反击,有重点地将敌人的烧杀行动和凶险的武装特务的嚣张气焰镇压下去。”启东日军特工队长施行被行动队打伤逃走后,更加死心塌地做日军走狗,疯狂进行烧杀。我行动队下决心除掉他,接连下手两次,终于在第4次利用内线,将他除死在久隆据点内,震慑了海启的特工组织。
2月初开始,日伪为应付太平洋战争危机,在“清乡”区到处公开抽训壮丁。北新镇关押400余壮丁。向阳村日伪通知伪乡保长要500名壮丁去会操。2月10日,海启县委提出:“开展反抽丁斗争是当前对敌斗争的中心,动员参军是我们今春任务的中心。”各地军民积极保卫壮丁,打击日伪阴谋,并通过一切组织和一切办法,阻止或拖延其训练。海中区聚南乡党支部召开壮丁会,准许他们进据点“受训”,同时又告诉他们斗争的办法。他们在聚星镇据点里表面应付“受训”,暗里不断向乡里报告敌人的情况和消息。海东区五新乡组织老头子去“受训”,众老头子在“受训”时故意装聋作哑,立正做成稍息,稍息做成立正,搞得敌人无计可施。各地还纷纷袭击、捣毁壮丁训练场所,许多青壮年从据点里选出来参加民兵。在反抽壮丁的同时,动员青年参加县团、区队,造成强烈的参军光荣气氛。
在反伪捐斗争中,各地使用非法斗争与合法斗争的两种手段,达到不缴或少缴伪捐的目的。启东区利用平静乡两面派伪乡长,采取拖捐的办法,敷衍、欺骗和合镇日伪,巧妙地进行反逮捕、反伪捐的合法斗争。这个乡长还保释干部群众数十人,其中有民兵、农抗委员、党员干部多名。各地在反伪捐、反壮训中,号召群众参加民兵进行斗争,使伪乡长不敢收民兵的捐。五新乡在控制伪乡保长的情况下,4次罢缴伪捐,并在斗争中发展民兵组织。
3月以后,日伪主要阴谋手段由军事镇压为主,逐渐转换到以怀柔政策为主,镇压为辅,威胁利诱,从思想上、政治上对根据地发动进攻,推行“保甲自治”、“自卫爱乡”、“新国民运动”,腐蚀和瓦解抗日群众的斗志。针对日伪这一阴谋手段的转换,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反自首运动,使海中区原来许多威胁干部群众自首的特工伪人员反而纷纷向我自首。5月,海东区的许多伪保长,相继向当地抗日民主政府自首。
这期间,各地秘密群众组织由部分控制、争取两面派进一步发展到普遍的控制、掌握两面派。据1944年5月统计,在日伪表面上建立政权的198个旧行政乡镇中,共有两面派伪乡长161人。其中忠敌者只有17人,两面应付的110人,从而有力地配合公开斗争,扩大策略斗争范围,有效地争取斗争形势的缓和,使日伪的“清乡”变成假“清乡”。至此,日伪除了对斗争激烈的地区进行短期“清剿”、烧杀,或为确保其交通,在公路沿线发动“清剿”,或与日伪军警联络外,从据点出动“扫荡”的已大为减少。
1944年4、5月间,根据县委指示,各区委都召开区委会、区委扩大会,以整风精神总结斗争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反对各种不良倾向。部队开展政治和军事整训,提高战斗力,各区还举办支委、民兵干部、农抗会、妇抗会干部训练班。经过整理和补充后的县团、区队、民兵小游击队都较前有巩固和发展,政权工作有很大的改进,有党员乡长57人,占全数三分之一。各级干部情绪稳定,斗志增强。东南军民终于度过极端困难时期,粉碎日伪延期“清乡”的罪恶部署,争得斗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