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吧,微信
时间:2015-07-03 A+   A- 举报

常听朋友说,某处的音乐烤吧生意很火。某日得空在那里与朋友小聚。居然发现这个烤吧并非位居闹市的街面,而是三拐两拐的坐落在一处安静的地方。不居闹市,顾客不绝,究竟为何?

朋友们彼此寒暄之后落座,于是停止了交流,大家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娴熟地用手指划拉着,之后又纳闷地四处张望。

“不用找了,没有信号的,把你们的手机统统收起来吧,请看墙上的贴士吧!”一位朋友高声宣布着。

大家几乎同时注意到墙上的提示:此处没有WiFi,没有信号,请收起您的手机,和身边的朋友交谈吧!哇塞,在如今公共场合WiFi随处可见,仿佛没有了WiFi就失去了第一竞争力的年代,居然有敢“冒天下大不韪”的地方公然告知没有信号,没有WiFi。

而恰恰就是这个没有WiFi的地方,在音乐烤吧盛行的城市里独树一帜,生意红火。究其原因,人们内心深处渴望的还是面对面的交谈和朋友之间围坐一起坦诚地沟通。那些手机的联系,微信的联络终究抵不过真诚的目光,面对面的踏实。

如今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身边,你却一直打手机,我一直坐在你身边,你却一直在微信。

手机方便了联络,微信快捷了传递,然而通讯的日益更新却在不断疏远感情的距离。我们早已习惯了大餐厅,快餐店的安静,即使是熟人相约而来,即使是大家围坐,然而不出几分钟,就开始各自摆弄手机,仿佛离开手机,呼吸都不再自由,仿佛离开手机,手足都在不知所措。要么就是对周围的环境一顿拍照在加上自拍,菜上来以后,不是先动筷子品尝,也是先一顿狂拍。之后就立马微信上去。

现在的人,没有了手机仿佛就六神无主,觉得被世界遗忘一般,其实不是世界遗忘了你,是你已经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没有空气,可以忘记呼吸,但是没有微信,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微信的一切成了生命的指向标,微信的内容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生活目标被微信操控,别人的幸福总是触痛你的痛苦,别人的远游总是成为你的奢望,你被微信搞得已经看不见自己身边的幸福。

微信,一个虚无的空间里承载着无数人的虚荣与炫耀,折磨着无数人对现状的不满。它貌似与他人联系紧密,其实更多的炫耀彰显其间,更多的虚荣隐匿其中。拿起手机羡慕嫉妒恨百感交集;你放下手机,依旧还是空虚落寞。身边的一切都已陌生,其实他们期待你的温情许久。

看看窗外吧,远离WiFi,把心清零吧。心甘情愿地把繁杂的世界屏蔽片刻吧,彻头彻尾地把喧闹的攀比离线一时吧。静下来,风烟俱静,淡下来,天高云淡。给自己留一处空间,自由舒畅地呼吸,放飞心灵真实地情感,让生活的真诚随时触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