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抗日民主政府建立
时间:2015-07-03 A+   A- 举报

新四军东进海启

1940年10月初,新四军陈毅部坚持自卫原则,歼灭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1.1万余人,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从而为新四军立足大江以北,开辟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为了普遍发动群众,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打击日伪军,新四军决定继续向(南)通、如(东)、海(门)、启(东)进军。

部队在海安短期休整后,11月初,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由司令员陶勇、政委刘先胜率领东进到达掘港。三纵队五团在那里稍事停留后,由王澄、彭德清率领继续东进,在海门县江家镇与崇明北撤的通崇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胜利会师。

五团进驻海门县三阳镇后,启东方面派国民党启东县党部工商界代表张侠风、地方部队代表李若松、县政府代表龚乃粟等3人,专程到三阳镇迎接新四军东进启东。随后,五团政治处主任姚力带了10余名干部和一个加强班到汇龙镇,与国民党启东县长董伯祥谈判,晓之团结抗日救国道理,促使他答应把启东县常备队的一、二中队,警察中队及几个区的常备队改编为新四军三纵五团三营,许诚任营长,下辖3个连。

通崇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奉命进驻启东县久隆、二厂一线。随后,通崇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茅珵任旅长,韩念龙任政治部主任,陈国权负责全旅党的工作,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接着,韩念龙等到汇龙镇,拜访各界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周儒谦等10多人出席会议,就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等重大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一致表示拥护抗日,坚持团结,反对分裂。会后,崇启海常备旅政治部派民运工作队赴汇龙镇宣传抗日救国,开展群众工作,得到各界人士的大力支特。

1940年12月,新四军三纵五团与崇启海常备旅奉命正式编为苏四区游击指挥部第三旅,旅长茅珵,副旅长王澄,政治委员李干辉,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参谋长廖昌金。原三纵五团为第三旅的五团,团长王澄,政委彭德清,政治处主任姚力;原崇启海常备旅的一、二两个团合并为笫三旅的六团,团长沈鼎法,副团长施鼎新、沈鼎立,参谋长蒋克定;旅部直属特务营营长陆朝桢,教导员沈坚如。部队移驻掘港。

 

崇启海县委的建立与活动  

1940年11月,中共崇明临时工作委员会与海门地下党组织会合后,根据南通中心县委的指示,成立县级领导机关中共崇启海县委,由陈国权任县委书记。同时决定成立中共启东县工作委员会,对外称崇启海常备旅启东民运工作队,刘俊任书记。中共崇启海县委和启东工委的建立,对进一步开辟海启抗日根捃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月8日,启东县各界人士召开大会,欢迎常备旅民运工作队进驻汇龙镇。同月,在已经有地下党基础的海门四区、五区,先后建立了区委。崇启海县委、启东工委成立后,即派出民运工作组,以市镇和学校为重点,以学生、店员、小学教师为主要对象,组织店抗、学抗、教抗等抗日群众团体,开展党的工作,在启东的合隆镇小学、迁移在大兴村的崇明中学、久隆镇的继述中学中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其中合隆镇小学早在1940年8月,崇明抗日自卫总队北撤到海启后,刘俊即到那里通过挚友进行抗日宣传,开展党的工作,于同年11月建立了合隆镇教师党支部。

1940年12月,陈国权调任如皋县委书记,顾尔钥接任县委书记,同时撤销启东工委。1941年2月,顾尔钥调回南通中心县委,朱溪东接任县委书记。3月,崇启海县委改名海启县委。从1941年1月起,县委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通过开辟工作,党组织迅速得到发展,到1941年夏收前夕,海启共有26个党支部,187名党员,为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11月中旬,新四军邀请季方(国民党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指导员)在掘港召开通、如、海、启各阶层代表会议,共商抗日大计,决定顾民元任启东县县长。1940年11月15日,顾民元受命到启东赴任,经过谈判,原国民党县长董伯祥迫于形势,同意第二天上午10时办理移交。16日,顾民元和平接管了县政府,正式就任县长,宣布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郑重发布十条施政方针,任命抗日民主政府各科科长。

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即着手建立区级政权,启东一、二区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张侠风、石永家分任区长。启东三、四、五区区公所也分别接管,区长分别为施文范、吴尚文、姚志仁。吕四区(南通县的第十二区),梁灵光接管南通县政府后,委任原区长陈祉蕃为区长,1941年春,任命印伯华接任区长。县区政权接管后就接管乡政权,原乡长都留任,乡级政权的人事基本没有变动。

由于董伯祥撤走时秘密向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电告启东县政府已被顾民元接管,韩德勤电委流亡在启东的崇明县长孙云达兼任启东县长。此后孙云达便率众带了几十支枪,企图强行接管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未成。不久,张阿六的忠义救国军200多人渡江,强占汇龙镇,于是,顾民元便带领县政府工作人员暂时撤到江家镇。

1940年12月下旬,掘港保卫战打响,新四军挫败了顽固派的进攻,陶勇率领部队追击顽敌徐承德至启东,此时忠义救国军闻风逃往江南,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仍回汇龙镇办公。1941年1月29日,顾民元去掘港开会,途经南通县同乐镇时,被国民党俞福基部拦截绑架。2月24日,新四军某部在南通县西亭镇以西将俞部击溃,而顾民元亦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不幸被误杀。

3月1日,钱伯荪接任启东县长。3月17日,日伪军占领汇龙镇及交通线上的主要市镇,启东县政府转移到农村打游击。

自从启东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后,随即若手建立县级武装。顾民元就任县长不久,掌握了一些武装。1941年4月,启东县大队正式成立,县长钱伯荪兼任大队长。5月,改编为启东警卫营。海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海启地区抗日斗争的崭新局面。从此,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抓紧根据地的建设,使之成为经得起任何考验的铜墙铁壁般的抗战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