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酒食 乐无事
时间:2014-09-19 A+   A- 举报

域外风情 ● 陆诗沁

遇到“干菜馒头”是一种偶然,晚间急着去游古运河,就在路上顺手买了一个馒头,我把干菜馒头称为“梅干菜”馒头。“咸中掺甜”是我最喜爱她的地方。梅干菜,微甜,是我的记忆的脚注。我的故乡临近扬州,也可以说我是半个扬州人,大概十几年前我家小镇是属于扬州管辖范围。但是我自小吃的是类似于她的一种“腌菜”馒头,口味偏咸,冬日里就着一碗白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喜爱吃甜,人生五味,我固执地爱甜,总觉得能中和生活中其他的酸苦辣。

白白小小的个儿,皮不厚,一口能咬到馅儿,因为刚刚出笼,就特别松软,吃着刚出炉的包子是怎样的幸福呢?我还记得小弟的童言稚语:“就像咬着白白的云朵。”说不出什么味道,但是只一口就知道这是我喜欢的。朴素简单是她的格调,带着丝丝甜味,仔细品品还能尝到肉的鲜嫩香味。

这样的味道是扬州老街的味道,平淡而宁静。老街不是纯粹的回忆,它是历史。什么是历史?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历史。所以安谧与世俗,甜与咸都是生活味道。干菜馒头是一种世俗平常的味道,处处可见,晨练的老人,匆匆上学的孩子,他们都是这种味道的见证者,不需要奢华的盛宴,干菜包子就是日常。喜与悲,明与暗,这些都化为无形,最盛大饱满的味道化为最平凡的味道。

品尝大煮干丝则是一次蓄意。以精致立名是菜品中之儒士的大煮干丝,舌尖上的中国对这道菜的描述使我早已对它垂涎许久,想欣赏其精美的样式,想领略师傅精湛的刀工。将淮扬方干切成细细丝条,加之Q弹的虾仁儿、火腿丝儿、杏鲍菇丝儿一同烧制,各种鲜香都渗入干丝中,吃起来异常珍美,体现了淮扬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而在现代生活中,日常的大煮干丝则简单些,加些胡萝卜丝和火腿丝调味调色就可,没有“加料千丝堆细缕”这样夸张的表现,但是“鸾刀应俎,霍霍霏霏”总是真实写照。

我曾在黑夜里迷失在老街的巷子里,曲曲直直的构造让我找不到方向。其实当时内心很害怕,陌生的城市与街道,黑夜,老旧,这些都能增加怖惧,幸而我顺着昏黄的灯光慢慢走,找到了出路。巷口的一户人家正在吃晚饭,院门大开,依稀可见桌上有大煮干丝,冒着袅袅热气,灯光下恍惚得柔和让人心头平静。在第二天尝过之后,“淡而不失其味”是最适合它的评价。清淡却也鲜香,尤其是汤汁,精心挑选的食物的味道融为一体,不能用浓郁来形容,但一定可以用韵味来解读。汤汤水水,豆腐干丝,或沉或浮,就像一幅山水盆景,食“色”可也。

我喜爱的菜都平常可见,他们所沾染的市民气息使我感到温暖与满足,一个城市、一片土地的韵致就是平常人家的平常味道,这样的家常味道像火,柔亮明媚、平静,这不由使我想到这么一句至美的画面:宜酒食,长富贵,乐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