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吕四港”文学创作大赛
时间:2014-07-01 A+   A- 举报

编者按

在南通市文联“五月风”文艺展示月期间,中共启东市委宣传部、江苏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吕四港镇人民政府、市文联、市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举办了“腾飞吕四港”文学创作大赛。

大赛共征集到散文和诗歌98篇(首)。透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领略到吕四港镇的发展变化、自然及人文景观,以及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的未来吕四港腾飞的美好愿景。

下面呈现给读者的是这次创作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

飞奔于途的吕四港

李新勇

1995年夏,我跟同一所大学的十四位同学告别巴山蜀水,来到江苏启东任教。之所以选择这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十五个人军事将领般围在地图前面仔细研究过,作为1984年批准的十五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南通下辖的县级市,别的不说,三面环水,南靠上海、西挽长江,就这区位都能让人无限遐想。我们设想,没事可到海边钓鱼、周末去逛外滩、划船上崇明岛野炊;要是船老大高兴,还可随他的船出海打几趟渔。

到了启东我们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所在的茅家港中学就在大海边,躺在床上就能听到大海涨潮的声音,可堤岸外面全是泥滩,不可能钓鱼也不可能划船。随便哪条路,一年四季都铺着等待修补的渔网,腐烂的零星杂鱼让人艰于呼吸。去一趟上海或者南通,得先乘车到吕四,才有前往这两个地方的班车,班次特别少,一个来回,上南通需要一天,到上海就得至少两天。连上一趟市政府所在地汇龙镇,都得在狭窄的公路上七荤八素地颠上两个小时。

世界的奇妙在于,个人和国家的期望都像一堆干燥的火柴,一旦遇上契机,划一下就点着了。2001年,苏221线全线贯通,从吕四到市区只要50分钟。2011年12月24日崇启大桥通车,启东到上海市区一个小时。一桥贯通长江南北之后,在以启东为圆心一小时半径范围内,有三个机场:上海浦东、虹桥和南通兴东机场。这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多见。启东从交通末梢变成了交通枢纽。

作为启东北部重要的临海城镇吕四港镇,地位一下凸显出来了。其重要性,不仅因其濒临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吕四渔场,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天然良港必备条件——平行于吕四港岸线的海上,有一条长达42公里的小庙洪水道,平均水深16米,最深处达23米,10万吨级轮船在航道里畅行无阻,水道外侧的冷家沙海域直通外海,适合建30万吨级深水码头。

从省到南通再到启东市,谁都清楚,吕四港镇的开发必须围绕港口做足文章。从2009年5月吕四港区获批为临时一类开放口岸算起,短短数年时间,变化之巨,让我这没事就出门采风的人大开眼界。2014年5月,我带本市一个作家采风团到吕四港采风。团中年纪稍长的几位老师已十多年没到过吕四,年纪轻的几位有一半从来没到过吕四沿海。这次采风对年纪稍长和曾经来过吕四的人触动颇大。2011年秋天,我陪一批来自全国的著名作家到吕四沿海采风,还只在海滩上看到一些星星点点的建设。三年不到时间,大唐电厂二期即将上马、环抱式港池已见雏形、国家中心渔港区框架基本搭成。昔日荒凉的泥滩成了热气腾腾的工地。为我们做向导的陆正明和沈捷两位同志是当地分管领导,见证并直接经手其中一些工程的规划实施。他俩一再强调:吕四大港的建设目前还只在万里长征路上跨出了一步。

这话听上去像一句谦虚话。事实上,这话确实并非谦虚。吕四港确实行走在半路上。若用图画的比喻,2014年的吕四港还是一幅刚刚画出轮廓的草图。吕四港腾飞的前景在未来二十年,不,十年就足够了,这十年是黄金时期中的钻石期。

十年以后,位于吕四港镇海滩最西部的国家中心渔港区呈“E”字形的码头岸上,密布冷库和水产品交易市场,将成为享誉全国的水产批发市场;渔港风情区将游人如织,商贾云集。“E”字形码头上,停靠着本地和北至山东、南到浙江的两千多艘渔船。随之兴起的是渔船修造、水产品深加工等行业。

十年后,渔港东侧目前被命名为“环抱式港池”的商港早已建成使用,商港横向10公里,宽3公里,10万吨级货船可自由通航,商港内近30公里的港岸上,将密布港口物流和重装备产业。外海航船只要吨位允许,在此办理简单手续就可进入内河航道。

渔港和商港成为助推吕四港展翅腾飞的双翅。这两个港口将与东侧紧邻的大唐电厂和临港工业城,组成一曲气势恢宏的现代港口产业交响曲。

港口的优势还不限于码头,更在于物流。两港的物流,近可福予浙江永康二分天下的天汾电动工具产业群和海门叠石桥家纺城,远,足以辐射上海、长三角、整个中国和世界。

刚刚建成贯通的临海高等级公路将这一个个工业区连缀成一条完整的工业带。别说实地考察,在模拟图上看看,都让人热血沸腾:这将给多少人带来圆梦的机会,比如就业机会、创业的机会、发财的机会,等等。面对这样的机会,像我们这样人到中年的人,大约也就是激动一下而已。直接受益和接受挑战的人群,是如今三十岁以下的人们,有必要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据说,吕四港的众多渔船上,几乎找不到四十岁以下的船老大。一位船老大不无忧虑地对我说:“后继无人啊!真不清楚我们这帮人退休后,谁来接我们的班?”是啊,如此现代一个中心渔港建成后,总不能光停靠外地渔船吧。在环抱式港池区,政府计划在建成基本配套设施后再引入物流和重装备产业。有关同志告诉我,不少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早就跃跃欲试,表示配套设施可由他们自己建,只要先给他们一个位置——当然这个位置于他们来说,肯定是最好的。在这里到处能看到“先下手为强”的例子。他们比我们明白,“抢”下一个位置,就等于抢下一笔不断增值的财富。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吕四建立渔港的设想,多半是受日本和美国港口的启发。这些港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也为推动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出杰出贡献。吕四渔港和环抱式港池就今天的规模来说,超过日本任何一个港口。吕四港镇的渔港和商港将成为世界海港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吕四素称“仙鹤奋飞之地”,在港口和沿海产业的带动之下,吕四港未来十年的腾飞,将从传说中诗意的腾飞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文化上的全面腾飞。

(评委作品)

 

沙上有梦孙剑

车子在宽阔的大路向着堤岸开始颠簸,仿佛历史和现实交相错落。天高云淡,风一阵接一阵,左边是滩地,右边是滩地,蔓延,辽阔,也魄荡,不去看远处的海,便可想象那滩地便是撒哈拉或新疆的沙漠了,沙如雪,缤纷四野,几乎不存一点绿色,色泽里泼满的是黄,土黄,淡黄,那沙漠一般的滩地,在视觉里晃荡了好长一段时间,风也像是来自戈壁的朔风了。下车后才折回现实,再看堤外的海,便有了璀璨,莫不是海市蜃楼?在脚下欢歌,在视线里扩展,仿佛遇到了贴心的知己,我们趋之若鹜,那无际的浩淼,那隐形其中的奥秘,盛唐的典籍里,可有那一首塞上之曲,韵致里落满吕洞宾的传说,长风里有十番锣鼓的声响?

我们在千年古镇吕四,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四次云游此地而得名。那海,水光如鳞,迷蒙飘渺。

意像里有蓝,深蓝,淡蓝,紫蓝,是港城梦的天籁。

“吕四港者,将夹于扬子江北端处,建立渔港也。”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吕四建立港口的设想。但在斗转的光阴里,梦想总遥遥不及。一座城或一个镇在向前行进的时候,总有古今的矛盾冲撞,总有现实的形形色色的羁绊,吕四也是。守旧,意味着脚步蹒跚,前卫又恐怕和历史出现断层。于是,传说依旧在时光里传说。

但历史需要纵向回望,也需要横向成长。

挪威的卑尔根、秘鲁的卡亚俄,中国的沈家门……这些大港在吕四面前是多么具有召唤力和诱惑啊?从“茅屋绕白沙”的小渔港,到“万条渔船一港收”难道真的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吕四,需要在历史前行中进行落子布局。

东方大港——高等级环抱式港区,如今论证尘埃落定。

那璀璨的蓝,风生水起。

再去说那些沙。那片滩地注定要有凤凰涅槃的新生气息了。

围垦的第一步是沿海筑堤,把可开发利用的那些滩地围在堤内,不再受海潮上涨的侵害。向导说,修筑这堤岸,一个个吹沙袋灌装的泥土堆上去,一忽儿又被海水冲走了,合龙很是下了功夫。眼前的滩地是日后的后备土地。

那沙里分明有黄金,有珍珠。

港口物流、海洋渔业、生活配套……临港新城正崛起。

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围垦开发,应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年张謇筹办通海垦牧公司了。在大清王朝的最后一轮弧线里,挡浪墙曾用光芒照过吕四。

途中正好经过挡浪长墙,由张謇出资,荷兰水利工程师指导,历经10年修筑而成的挡浪大墙,远远望去像修筑在海上的长城,当年就是这道坚固的屏障,把狂潮恶浪拒之于堤坝之外。如今挡浪墙虽已垮塌,只剩下寥寥数根石柱,但雄姿犹存。

围海造田,向大海要土地。

吕祖文化,海洋文化,古朴内敛,自由奔放,注定在这里水乳交融。

记住一些人。

在南黄海的风里,在这一望无垠的滩地上,这里本一片荒芜,神秘、辽远、寂静,他,他们,虽然没有吟唱“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但他们是当代的行吟诗人,大风起兮,云飞扬,他们在这里一守就是多年。记住这些带着激情与深沉,为这一片滩地流血流汗的人们。

他们就是戈壁上的白杨。他们理应和吕四的传说、吕四的号子……写入历史的丰碑。

(一等奖作品)

 

吕四港赋

黄健

吕四港者,居东疆一隅,枕黄海之畔。南襟大江,可靠浦江之岸;北负沧海,可进渤海之湾;东极扶桑,可越琉球群岛;西连通泰,可眺一马平川。昔时千年古镇,今日东方大港。回首往昔,涛声尽写创业史;感怀今朝,笛鸣勾勒新华章。有感于斯,遂赋此文,遣怀万端。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厚哉。天水茫茫,浊海沧沧,潮涨汐落,岸展滩长,汉代始涨东布洲,唐朝已置吕四场。吕洞宾悬壶济世,四下古鹤城;骆宾王讨武兵败,遁迹白水荡。范仲淹忧劳天下,海防长城今犹在;张謇翁筑堤垦荒,挡浪大墙不寻常。清代名士李氏父子,遗韵还绕梁;建筑大师桂林先生,千古永流芳。时至新时代,吕四儿女更是精英辈出、星光璀璨。

凭海临风、渔光水色,美哉。登高眺海,无突兀之山岩,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可赏日出、听渔歌、观开渔之盛会,八方来客神怡心旷。下海踏浪,无磕脚之碎石,软软细沙,绵绵海滩,踩文蛤、捡泥螺、跳海上迪斯科,四海宾朋齐舞霓裳。排档品鲜,黄鱼肉嫩,鲳鱼味美,梭子蟹壮,文蛤天下第一鲜,五洲食客齿颊留香。老街闲逛,古井斑驳,古树参天,三清殿幽,集庆庵紫气氤氲,一草一木见证沧桑。

物阜民丰,百业兴旺,乐哉。乘改革春风,沐世纪朝阳,吕四儿女合力同心、奋发图强,千年古城百业俱兴,龙首高昂。秉自然之恩泽,吕四渔港群舟竞发,全省三分天下,顺丰源友走向远洋;承先辈之精神,天汾五金勇闯天下,坐拥半壁江山,东成国强品牌响亮;凭区位之优势,省级园区雄踞海滨,广招天下客商,国企央企纷纷抢滩。借发展之带动,贸活流通活力迸发,市场宾馆踏破门槛。人靠发展而富兮,民靠发展而安兮。斯布广帛足、币富钱宽;邻亲里善,家和村安;病而无虞,老有所养;社会和谐,生活安康。

围海造田,大港开发,壮哉。先人聚斯,始于晋唐,辟吾草莱,牧渔垦荒,挑泥筑岸,恶浪难撼。民元之初,孙中山曾倡建斯港,然亦仅限于纸上。上世纪末,交通部又勘察确认,难得之深水良港。自兹始群贤毕至,吕四港风云激荡。百年宏愿,绘今日蓝图;追星赶月,建旷世巨港。一锤落桩,四海回响,八方英雄,齐摆战场,吹沙围海,填澜筑港,揽金滩于环抱,收碧水于臂弯。看围堰工地,泥浆喷涌,起伏跌宕;塔吊巍峨,豪气万丈。渔港新区船闸高耸,固若金汤;三岛静卧,渔舟唱晚。深水港池蛟龙入海,辟波斩浪;深水辟航,喜迎巨舫。嗟乎,昔日荒凉渔村杳无影,今朝东方大港连五洋。

伟哉,吕四儿女,豪情越海,气宇轩昂;吕四大港,崛起神州,世界惊叹!

(二等奖作品)

 

吕四港,因你而精彩

徐刘杰

吕四,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四次下凡之地。如果你从未踏上过这块土地,那也不会知道它到底有多迷人。

我们的车随着如带的柏油路,仿佛在滩涂间飘悠。摇下车窗,一片开阔的水域如展现眼前的巨幅画卷弥漫住了我的视线。海浪滔滔,那漾起的波纹煞是好看,一片又一片。我又闻到了再也熟悉不过的味道,淡淡的海腥。

公路紧贴海岸。今天天气晴好,视野开阔,能见度极高。大海一直与天相连,融为一体。我迫不及待拿起手机抓拍,“看那边!”同车的小妹很激动。我们纷纷下车。远远望见,每隔二公尺半样子有水泥柱子,柱与柱之间紧夹着一二十公分样子厚,高三公尺多的水泥板。那是一条匍匐在防洪堤外的挡浪墙。它犹如水上“长城”,绵延于波涛之中,蔚为壮观。此刻,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在那一百多年前,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如今的技术,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把挡浪墙砌在海中的呢?

民间流传着张謇修筑挡浪墙的动人故事。一年,张謇在蒿枝花盛开的季节巡视通海垦牧公司,听说百姓受潮灾洗劫,苦不堪言。于是,他走村访户询问情况,岸上堤下察看海潮,足迹踏遍荡里荡外。他勘察后,坚定了建造挡浪墙保护堤岸的决心。他出资请来荷兰专家设计指挥。修筑挡浪墙用时三年。站在滩涂,看着那饱经风霜的挡浪墙,我对张謇先生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汽车行驶在环抱式港池堤岸上,像是真正走进了大海的怀抱。过去看海都是在海边看海面,如今,吕四新渔港开发,沿岸线环顾四周,你都能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感。两道浅浅的防沙堤像两只臂膀,环抱着港湾。不远处,十多台塔吊挥舞着长臂,运送土方的卡车忙忙碌碌。吕四新渔港即将闪亮登场,矩形大港池内设“三岛”方案,形成的水域及岸线会满足渔船生产作业及避风锚泊的要求。

不久的将来,你不仅可以感受海面上的水波摇曳,拉近与大海的距离,开阔胸怀,还可以在港池外的商业街区痛快shopping,也可以逛累后,驻足休闲美食区,一饱口福,还可以在观光娱乐区释放压力……我眼前似乎看到渔船都归航了,鸣笛声,渔民的吆喝声混成了一片,这时的渔港变得忙碌起来,变得拥挤起来,渔船一艘连着一艘整齐地靠在码头,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晚上,霓虹灯亮起来了,夜排档开张了,一个个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鱼。有金黄色的大黄鱼和小黄鱼、有银色而又长长的带鱼,有鲳鱼、鳗、有活蹦乱跳的虾,还有张牙舞爪的螃蟹……

“嘟——”回过神来,原来是嘹亮的汽笛声。那海涛犹如一首悠扬的曲子,歌唱着我们吕四新渔港的幸福生活。

“辟我草莱,启吾东疆”,我们传承着祖祖辈辈开疆拓土的雄心和抱负。建设新渔港的号角已吹响,吕四港在展现其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定会展现一道缤纷五彩的风景线!

(三等奖作品)

 

吕四,心之向往

樊惠彬

我想挽来一万亿朵浪花,

为您增添些许激情荡漾。

可您一千三百年的澎湃,

早已蕴蓄出了豪情万丈!

 

我想邀请一万亿缕春风,

为您献上些许斯文柔肠。

可您一千三百年的涵养,

早已修炼得了儒雅满腔!

 

我想指点一万亿片白云,

为您妆点些许玉容闪亮。

可您一千三百年的磨砺,

早已锤炼成了耀世灵光!

 

啊,吕四,登仙之鹤乡,

该如何表达我心之向往?

啊,吕四,黄海之明珠,

该怎样实现我梦之奇想?

 

走近您啊走近您,吕四,

用我全部的情感和力量;

融进您啊融进您,吕四,

倾我毕生的心血与希望!

(二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