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她本来可以做一名老师,但她2008年毕业找工作时没有一点方向,于是在同校好友的建议下一起选择了报考河北省的公务员,并且最终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虽然她以前从未想过要当公务员。但刘茜仅仅工作了3年多就选择了辞职。她告诉笔者,“脱离队伍”并非仅因为待遇不高、成就感低落、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初中生就可以胜任,没有技术含量。”她坦言,这样的工作远离了她的初衷。
近来,公务员辞职事件持续发酵,且屡屡成为新闻热点夺人眼球,这是政策大环境下的影响所致。公务员辞职不见得是福利收入减少,就拿这位女公务员辞职来说,不是仅仅因为薪酬待遇而是主要因为工作没技术含量、浪费青春才选择离职。“浪费青春论”甫出,旋即引来舆论热议,这一论调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铁饭碗”的吸引力,表明年轻人要成就事业不一定非要挤公务员这条独木桥,除此之外还有着更大的施展拳脚的舞台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些年来,公务员职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盲目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几千人挤爆一个职位。“公务员热”高烧不退,皆因公务员收入待遇好,工作既体面又稳定,相比其它行业有明显的优势。犹记得90年代迎来的公务员下海潮,那个时候没有人是因为叫苦而辞职的,是因为机会而辞职。如今,假如真的出现一波公务员辞职潮,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明市场机会增多了,人们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到企业去就业或自主创业可能更能发挥自身作用。
根据《中国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79.89%的基层公务员或多或少存在轻度工作倦怠的现象,而表现出重度工作倦怠的基层公务员比例为6.40%。一旦当公务员处于职业倦怠的临界点之时,“一杯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工作环境,不知会磨灭多少年轻人的希望和斗志,最终让人沦为碌碌无为的庸者。毕加索说过:“青春很可贵,可惜浪费在年轻人身上了。”公务员辞职,需要胆识和勇气,那些还在对“铁饭碗”眷恋的人,不论什么时候都难以走出这一步。因为他们生怕没了“铁饭碗”,究竟还能做些什么?
记得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在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上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在美国、英国真正梦想当公务员的年轻人约在2%左右,公务员在那里并非一个热门职业。如果国内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公务员热届时定会逐步降温,大批年轻人会有更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投身到新一轮的市场创富大潮中,对此我们心怀期待。
说到底,女公务员以“浪费青春”高调选择离职,不啻为一件好事,此举可以唤醒更多年轻的公务员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不再迷恋“铁饭碗”,迷失于庸庸碌碌。正如刘茜所说:“自己最好的年华都浪费在了之前的工作上,非常不值。倒真有点后悔辞职太晚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工作只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但愿每个年轻人都能拨开遮住心灵阳光的那层乌云,不再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努力在事业的征程上找寻精神的富足,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坐标。
黄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