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还一直怀念那次的周庄之游。
也许,从内心来说,就是怀念沈宅那斑驳的历史吧!它用那段大起大落的万三传奇,牵引着我。
站在宅子里的每一块老砖上,我都感觉它曾经的气度。而后期经过现代人修理的,即使技术含量极高,却无法达到那种韵味。
我相信这个虽其貌不扬但运筹帷幄的沈万三,怎么也不会相信,曾经抵上半个金陵城的家产,带给他的却是毁灭之灾。
我甚至想象,在游客纷沓的沈宅的某个角落,还有一棵叫不上名的草儿,绿了又黄,凋了又绿,默默守在这宅子里,默默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衰落。
沉默斑驳的古墙,依稀还有那残缺的刻画,那是刻意留下的线索。用历史的悲怆作底蕴,引我们读尽万三的无奈与凄凉。
当我选择在沈宅故居某处安静的角落,透过已经整修过的雕花窗格,我望见的是苏州古镇连绵的青瓦绿顶,安静的流水、静谧的长廊,曾经的这里,住着一位令人瞩目的商业霸主,而他一生的跌宕起伏,给这个古镇渲染上了鲜明的传奇色彩。
周庄的人应该感谢他。星星的璀璨,需要在夜晚的晴空下才能觅见。而沈万三不同,他即使陨落,也依然光芒。怪不得摇橹的女子唱着的苏州小曲里,表露的是对万三的感激。
不得不说,中国的很多历史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它带着太多浓烈的悲壮。
沈宅还在,万三在哪里?
沈宅是孤独的,那人潮如流的游客,只是更强烈地提醒着它的孤独。
但沈宅是有足够理由存在的。
被流放云南、终生不得踏回周庄的沈万三该是多么留恋那围绕着沈宅日夜流淌的河水!也许梦里,他流过太多思乡的眼泪!在郁郁寡欢中,他短暂的生命终究枯萎,那曾经的青瓦绿顶,是他生命最后定格的色彩吗?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