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衣公司是10年前由王氏三兄弟一起投资组建的家族企业,为了适应大发展需要,尤其是出口业务的需求,经研究,他们决定聘请相关第三方机构对公司进行社会责任审核。
自然,三兄弟知道,自己的公司确实存在着超越几条责任红线的问题,比如加班时间太长、根本没有带薪休假等。加班,要求每天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该企业远远越过了这条红线;至于带薪休假更是不用说,两个字,没有。别的方面吧,三兄弟认为基本还算合格。
可就是这加班和休假问题,人力资源主管很是挠头。人家审核时要看考勤表,但是考勤上根本没有体现休假,不是没有体现,是根本就没有休假,又如何去体现呀。至于加班,在考勤表上的体现又确实大大多于那条红线。
办法总比困难多。三兄弟中的老大,也就是董事长明确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利用这两天时间,在审核人员到来之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改考勤表,全部改成符合社会责任的规范的样子,要细致不能马虎,要对照日历一个个改,把每个职工的休假和加班都弄得天衣无缝符合要求;二是为每位员工印发一份审核人员的问答样本,比如必须回答好诸如有带薪休假、加班很规范、本公司的工会主席是谁、工资实行集体协商等问题,要简单明了不能长篇大论;三是在审核当天,要找一些机灵老实的职工在班,绝不可以让那些平时牢骚满腹有情绪的人在班上,以免额外生事。
在公司主要领导的授意下,人力资源主管在大会议室摆起了“战场”:请各车间各部门抽调两名得力干将,对考勤进行“整改完善”,另要求各车间各部门安排好审核当天的班次,督促检查对问答样本的熟悉工作,一把手亲自负责。只给两天时间,加班加点,必须弄完弄好。
审核出奇地顺利,两位审核组成员,组长负责看材料,组员负责去现场。一切正常。
在总结会上,审核组长做了最后的发言:很高兴看到你们这样一个规范的企业,虽然报告还没出来,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符合要求,并正在有效实施,员工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和有效提高,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咱们这个审核不是一劳永逸的,证书有效期是3年,每6个月要进行一次监督审核。
天呀,还没等组长讲完,董事长就暗自叫苦:这次是费了大劲经过变通才过的,职工也是连吓唬带糊弄,半年后还来,下次可咋办呀! ※明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