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阳光
时间:2013-06-07 A+   A- 举报

端午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端午的阳光总是很好,而阳光总能催生许多沁人心脾的清香的,是那被蜜蜂缠绕着的栀子花,是那微风吹拂下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清香也让人产生些许温情脉脉的思考,就连思索也浸染在一片香气缭绕中了。

端午的清香是从一大早开始的。儿时奶奶总会带着我去地里采艾草,那是野生的,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在晨曦下,细细的茸毛上还沾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清晨那丝凉爽中,闻着那种似中药味的艾草总是让我精神为之一振,让人舒坦无比,而那种舒坦一直从口鼻直扑心田,我总会忍不住捧着那艾草狠狠地闻上几口。家乡在端午有插艾草的习俗,于是那天的门窗上都被插满了艾草,家里一整天都散漫着艾草的清香,很香很纯很浓烈,这股清香让人觉得端午离我们是如此的近。

之于端午,雄黄是不可缺少的。在习俗里,它亦有辟邪的功效,要不白娘子为何挡不住许仙的盛情喝下了那杯令她现出原形的雄黄酒,这应该是习俗使然,做了许仙的娘子当然也得入乡随俗了。每到端午的中午,奶奶总会端着一碗雄黄酒,用嘴含一口,然后喷洒在房间各个角落。雄黄酒虽然刺鼻,可经它一喷洒,原来晦涩的房子里却是似乎少了一份浑浊,多了一份清醒。奶奶也会沾着雄黄在我的脑门写上一个大大的“王”字,说是可以保佑一年的平安。孩子也总是以此为荣的,仿佛自己也成了山中的大王,在屋子里四处奔跑,那天,虽然雄黄的刺鼻一直萦绕在身边,可那丝兴奋早已占据了心灵,留给我的只是一份快乐的清香。

记忆中似乎每个节日总是和吃有关,端午节也不例外,对于孩子那粽子才是最爱的。形态各异的粽子是提前一天裹好了的,到了端午这天,就把它放在锅里煮。先是用大火煮,煮得一段时间后,再用文火慢慢熬。锅里便会慢慢溢出一股香味来,是那粽叶特有的清香,那丝氤氲便弥漫了整个屋子,人好似在云里雾里了。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端上桌子,呵着气剥开粽叶把那浑烫的粽子往嘴里塞,顿时一股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端午的快乐便全在于此了。

端午的产生也是和纪念有关。因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人们便记住这个日子。而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一直让人为之动容。于是,端午的空气中难免弥漫着一股悲壮的气息。

或许是现代人的生活过于忙碌和快节奏,一些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淡了,现在已很少有人刻意为了端午而去采艾草包粽子,于是空气中便少了那股端午特有的清香。我倒觉得端午不会离我们远去,端午就是那一抹清香,是那路边栀子花,是那棵不知名小草,是那一声声饱满的蝉鸣,端午甚至就在奶奶曾经给我写过的那个“王”字的脑门上。                 李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