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整理完办公室,我们都要请王阿姨来收废品。王阿姨是我们学校保安黄师傅的远房表姐,矮矮胖胖的,圆嘟嘟的脸总是红扑扑的。
那天,我把一大堆书和报纸扔在她的面前,本想让她马马虎虎过个秤便好,可没想到,王阿姨蹲下身,一张张、一本本仔仔细细地翻过去,然后挑拣出一叠杂志,重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
“咦?这是做什么?不是都卖给你吗?”我疑惑地问她。
“我看这些都是新的呢,还用得着,卖了多可惜。”王阿姨笑眯眯地看着我。
同事小燕听见了,不满地说:“有没有用,我们自己知道的,用得着你操心吗?真是的,卖给你还不要,有钱不挣是傻子啊!”
我真担心王阿姨会生气,没料到,她哈哈大笑起来:“咱不差这些钱,只是觉得你们有些浪费。我们年轻的时候啊,哪有钱买书看哟?”说完,她又蹲下身,拿起一本,轻轻拍了拍,然后用袖套仔仔细细地拭去封面上的灰尘。
我呆呆着看着她,不禁想起母亲整理旧书的画面来。
父亲酷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多书。那时候买不起书橱,父亲就用那张大床当书橱。旧时的大木床是一个两用的柜子,揭开床板,里面就用来屯放粮食。可是,我家的床从来不放粮食,只放书。
母亲知道父亲嗜书如命,所以每一次整理书籍的时候,她都格外用心。遇上晴好的天气,母亲把大床里的书都搬出来,一本本摊平,用竹帘子压好,在阳光下晾晒两三个时辰。母亲说,书如人,也是要透透气的,不然,会变成死书的。母亲的话,我不全懂,但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安静的午后,母亲心意宁静地坐在阳光下,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些发黄的线装书,微微卷起的书页散发着阳光的香味。遇到散了架的书,母亲就用特大号的缝衣针,一针针一线线地重新缝紧。当盖上床板的时候,母亲还恋恋不舍地摸一摸那些带着阳光暖香的书。我有些好奇,母亲究竟爱的是书,还是父亲?
“这几本教育杂志,等你看完后能不能借给我女儿看看呀?”王阿姨洪亮的嗓音把我拉回了现实。
哦,那还是去年订的,学校要求每个教师至少订一份教学报刊,为了不被扣分,我就随便订了一份,但每期杂志到,都被我顺手往抽屉里一扔,一本都没看过。我有些惭愧。
“我家女儿今年师范毕业,正好让她学习学习。”王阿姨的眼睛里满是慈爱,那眼神像极了我的母亲。我很感动,连忙捧起王阿姨刚擦拭干净的杂志,恭恭敬敬地递给她:“阿姨,这些你都拿去。你女儿以后要看什么书,尽管跟我说,我家里有好多书呢。”
“哦,太好了!那我先替女儿谢谢你啦!”王阿姨抱着书兴奋得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胖嘟嘟的脸越发红润。看着她扛着沉甸甸的袋子走出办公室,我的眼眶湿润了,那矮矮胖胖的背影也一下子高大起来。
后来,听保安黄师傅说,王阿姨每次把回收来的旧书旧报都要重新整理、归类,脏的擦拭过去,坏的一一修补,最后一本本打包好,亲自送到乡村小学,让老师发给那些买不起书的孩子们。那些孩子个个都叫她“书婆婆”。每次“书婆婆”送书来,孩子们都快乐得像过节。黄师傅还说,王阿姨还要办一个旧书阅览室呢!
听到这些,我感慨万千,一个普普通通的收废品的阿姨,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她让那些老去的书重新又有了滋养的活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