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些飘渺的瞬间
时间:2013-03-01 A+   A- 举报

正月十三日下午,一位老同事打来电话说,永和中学九三届毕业生于正月十四聚会,邀请你也去参加。

“你没教过他们。但有几位学生说一定要请你也去。”电话那头感觉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

正月十四中午,与几位熟识的老同事在大厅里坐下后,我一边与他们闲聊,一边时不时扫视着大厅里一张张兴奋的陌生的面孔。只有几位,我依稀有些印象。一会儿,已在大厅里转了一圈的江校长在我左侧坐下,说:“好多学生问:坐在曹校长(曹在我右侧)左边的那位老师是谁?”顺着江校长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几位女学生正朝我们这边张望,然后低头窃窃私语。

没有什么客套,酒宴一开始即进入高潮。学生们各自认着自己当年的老师,老师们也各自辨认着当年的学生,互相拍着或搂着,亲热地说着有趣的往事。没有人来拍我的背搂我的肩,我正好边欣赏这唯人间才有的风景,边安闲地享用着美食。

酒宴过半时,一位个子矮矮、皮肤黑黑的学生过来说:“杨老师,我当年跟你学过书法和篆刻。现在仍一直坚持练习。当年用过的笔、帖和当年你为我刻的章我都还保存着。”这位学生我是知道的,他已经有了足以让人眼馋的职位。难得他还保持着这么一颗爱美的心!

又有一个学生走过来,说:“杨老师,这几年,我请人带过几次信,说想会会你,可是你都没有回音。他带到了嘛?”我连说:“对不起。每次都带到的,可我以为那是客套,所以都没有当真。”那位学生又说:“碰到你以后,我才爱上了古典文学和书法。如今我还坚持读古书,女儿练书法已经好几年了。我知道,如果在精神上没有追求,再富有也是空虚的。”我最近几年才知道,这位学生如今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接着,又有三位学生特地过来,向我报告他们曾经跟我学过书法与篆刻,诉说对书法篆刻的坚持和热爱。有一个回忆说:有一次你给我们上课,离下课还有五分钟,但你说课上完了,大家可以出“笼子”了。“后来在生活中,我学到了你的实在和潇洒。”他表扬我兼夸自己说。

临近结束时,有一群女学生来敬酒,她们请江校长介绍一下我。看来,江校长在大厅里转圈时跟她们卖了个关子,没有告诉她们我姓甚名谁,她们是来满足好奇心的。江校长说:“这位老师姓杨,在兴趣小组课上教书法和篆刻的。”女学生们一阵哄笑。笑毕,其中一位补充了一句:“是不是还教作文?”

回到公司,我努力地想抓住那些20年前的记忆,但眼前出现的却是一个个断续飘渺的瞬间:孩子们专注的神情、纸上歪斜的墨迹、石章上稚拙的刻痕,以及在对方身上互抹墨汁与印泥后追逐的欢笑。

美不远人,人自远之。往事如烟。在那些飘渺的“瞬间”,我竟然无意间播下过向美向上的种子。      ※杨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