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里的流年
时间:2013-02-10 A+   A- 举报

春晚是全球华人的重要节目,无数明星闪耀在这个舞台上,还有一批草根明星也借助春晚迅速走红,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在这个舞台上传播。我是看着春晚长大的,春晚见证了我的成长史。

1983年,我九岁,全村仅老李家有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还是老李儿子在城里买的二手货。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老李的儿子是搞机电维修的,他用发电机发电带动电视。听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人们都很激动,奔走相告,除夕夜早早吃完饭就到老李家等着,老李在院中摆了个八仙桌,把电视放上面,院子里摆满了凳子,小院挤满了人群,有坐着的、站着的、半蹲着的,大家都根据自己的位置选择不影响别人观看的姿势,那阵势不亚于看大戏。我们都是第一次看这洋玩意,只顾新鲜热闹,至于电视里演了什么竟没什么印象。

直到1985年村里通了电,父亲节衣缩食,加上卖年猪的钱才买了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还买了张彩色塑料薄膜贴在屏幕上,就成了“彩电”。我和哥哥高兴得要飞起来了,四处炫耀,邀请小朋友们来我家看电视,那年春晚,我家小屋挤满了看春晚的乡邻。记得主持人是相声演员马季和姜昆,最难忘最搞笑的是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喜剧小品《拍电影》,陈佩斯的滑稽表演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名字。

1989年,父亲调到县城教书,我们全家跟随父亲来了到城里,那年春节家里换上了17寸的彩电。那年春晚我认识了许多演员,赵丽蓉和侯耀文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赵丽蓉那句“司马缸砸光”让我记忆忧新,她饰演的朴实的乡村老太太形象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那一届春晚还诞生了赵本山、宋丹丹这两个小品大王。

1995年赵丽蓉再次亮相春晚,与巩汉林共同演绎了《如此包装》。在巩汉林的“包装”下,赵妈一改往日乡村老太形象,穿上了时髦衣裳,把评剧改成了RAP,连唱带跳,讽刺了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从此赵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越发高涨。遗憾的是2000年赵妈不幸因病去世,赵妈的去世令无数人扼腕叹息,从此春晚再也见不到那位阳光灿烂活泼可爱的老艺术家了,春晚也因她暗淡了许多,如今每年观看春晚,我都会想起赵妈。

1999年春晚小品实话实说《昨天今天明天》,崔永元、赵本山、宋丹丹联手,笑料不断。2000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这对黄金搭档再次联手出演小品《钟点工》,“你脱了马夹我就不认得你了吗”这句经典台词成了人们相互调侃的流行语。

除了语言类节目外,还有一些歌舞节目也很精彩,比如首届春晚李谷一的《乡恋》、韦唯的《爱的奉献》、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毛宁《涛声依旧》、宋祖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舞蹈《千手观音》、刘谦的魔术等等,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如今,央视春晚已走过三十个年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年的欢乐气氛,更是伴随着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历程,这个舞台有欢笑、有泪水,更有我们难忘的青春记忆。        毛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