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时代,电子产品一年几个样。
就拿手机说事吧。十多年前,手机俗称“大哥大”,十分稀少,是有身份人的象征。大似砖块,重如真“鸡”。外出带它,不要说装入口袋,就是放在公文包里,也显得臃肿。一些老板外出,就势抱在怀里,招摇过市,借机摆谱。如今,手机大普及,有的一人数部。档次高得连上网、看电影﹑导航等功能样样有,就差收发报了。体积小得可装入表袋。就拿我来讲,从刚流行时的传呼机和小灵通,早换成手机,而且换了一代又一代。有了手机这个高科技平台,互通情报、收发短信方便极了。遥想当年在部队时,驻地虽处在交通枢纽郑州,但一封平信,来往也要十多天,大有“家书抵万金”之感。遇有紧急事,只好眼睁睁地“看天”。如今,亲友来信,嘀嗒一下,尽收眼底。给亲友说事,咔嚓一下,哪怕远在地球反面,瞬间即到,真是神了。
说起手机短信,还真是愉悦。自小灵通换成手机后,时常收到短信,慢慢地对短信产生了兴趣,从不编不发,变成了又编又发,而且越发越多,越编越精釆。看着亲情、友情不断在我手指间流淌,一朵朵思想的火花、一条条生命的哲理,瞬间闪烁、启迪在亲友眼前,那种感受,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本人有时也收到了一些俗套、无聊的短信,很为反感。转发人家的不真切,俗套的太肤浅,无聊的烦恼人。只有用真情、激情编写的短信,才写满亲友情,才唱响正气歌,才使它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数年前一天,首次接现役老战友慰问短信,又惊又喜。礼尚往来,马上回复。写什么呢,二十多年未谋面,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呢?小小手机银屏,又怎能装得下对部队、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呢?经一番思索,我编发了“军景军情,时时在心;战友战鹰,刻刻铭心。但愿真情在,千里共平安”的短信。寥寥数语,涵盖了战友间深情,浓缩了对部队的厚意。
去年圣诞、元旦前夕,我编发了“平安夜,夜夜平安;新年天,天天新年;人分两地,思念日长;天各一方,电波织网;逝去岁月,风流风采;按键刹那,咫尺天涯” 短信,发给了亲友,表达了对他们的新年祝福之意。
元旦既过,春节将至。发什么呢?脑子一动,我从家乡习俗“除夕大扫除”得到灵感,草拟了短信一条:“三十除旧,除去一切烦恼;初一迎春,迎来吉星高照。逢节,节节快乐;遇事,事事顺心。于公,干群一致,事业有成;于私,家庭和睦,满载笑声。”此信深受亲友和同事赞扬,认为话说得入情入理,哲理很深,启迪很大。
编发短信,不仅沟通了亲情友情,还活络了脑筋、激发了灵感。思想得到了升华,内心得到了充实,受益匪浅。短信里有真情,有思念,有激情,有祝福,有理想,有拼搏,有士气,有斗志,更有快乐。幸福是感知的,感谢和谐时代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社会环境,让我们有更多编发短信的喜庆内涵。 刘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