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时间
时间:2013-01-18 A+   A- 举报

与时间有关的成语总是意味深长,手头就有一句:“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三天,这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自然,这三天中,最重要的是“今天”,只要抓住“今天”认真总结“昨天”的教训或经验,并为“明天”的丰收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能最终赢得“明天”的丰收。

自然,“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一系列命题更是深刻无比——它源于两个最基本的认识。

其一,“时间”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的“单向流动性”——消失了便永不返回,这才有了“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说。

其次,“时间”无形,常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逝去,这才导致了人们对他的忽略。

但即便如此,这不知不觉的“时间”仍可通过生动的故事感受。比如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曾故意为难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先生,您能不能简单地说说,到底什么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笑笑:“好!让我打个比方,假如把你放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过三年,你会觉得刚过了三分钟;可是,如果把你架在火上烤三分钟,你会觉得过了三年似的难受,记住,这就是相对论。”妙!明明三分钟,人们的感受却是三年;明明三年,人们的感受却像三分钟,这是多么奇怪的事!“三年”与“三分钟”在特定背景下的奇怪的转换,无疑是个更深刻的启示。

关于对时间的不同感受,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当我是个婴儿,只会哭声哇哇,时间好像在慢慢地爬;当我是个孩子,整天嘻笑不止,时间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当我长大成人之后,时间变成奔腾的骏马;当我老得满脸皱纹,时间成了飞逝的晚霞。”确实,当人们真正明白了时间的价值,常常是在追悔往事的时候,而且越是恍然大悟,这追悔也就越是沉重如山。

不是吗?时间是最铁面无私的,谁虚度了“时间”,“时间”也就抛弃了谁!也正是在这意义上我们才认定:在青少年这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时间,谁真正珍惜了花季的分分秒秒,谁才能赢得真正的主动。

如若不信,著名的小诗《雕刻家》可以佐证:烦忧是一个不可见的,天才的雕刻家。每个黄昏他都来了,他用一柄无形的凿子,把我的额纹雕得更深一些,又给添上了许多新的。于是我日渐老去,而他的艺术品日渐完成。”其实,这里的雕刻家就是时间,那么,这位雕刻家最终完成的关于“我”的雕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显然,答案全在于我们自己——想让雕刻家刻刀下的“我”永远朝气蓬勃吗?那就千万记住:请惜时如金!

除此外,我们别无选择。    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