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白公馆监狱旧址展厅,我抄录了陈然烈士《论气节》中的一段文字:什么是气节?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这种磅礴天地的精神……
陈然和他的战友们,正是以这一种凛然正气,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谱写了一曲曲磅礴天地的气节歌。
中美合作所训练的特务多达上万,他们学会了用一百四十余种美式刑罚来对付革命志士,其中有古老的老虎凳,现代的电刑。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叫“披麻戴孝”的刑罚。特务用刑时首先把革命志士的衣服脱光,然后用一根扎满了钢针的棍子进行鞭打,被打处便是一片针眼,一片鲜血。然后敌人用酒精或盐巴涂在其遍体鳞伤的身上,再用纱布一条条贴在其身上,让鲜血和纱布凝结在一起;你若再不开口,不低头,他们就把已和血、肉连在一起的纱布一条条从你身上撕下来。凡受此刑罚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而为此牺牲的先烈们,也没一个低头的。江竹筠烈士说:“毒刑拷打对于真正的革命者那是太小的考验!”敌人的残忍的屠刀,甚至连年幼的“小萝卜头”宋振中,左绍英烈士和彭灿碧烈士在狱中生下的襁褓中的“监狱之花”卓娅、苏菲娅都没放过。
集中营监狱是个检验忠诚与背叛的特殊考场。面对敌人的毒刑、诱惑和洗脑,真正的革命者表现出了始终不渝的高风亮节,但也有经不起毒刑、利诱考验而变节投敌的。走进白公馆监狱旧址我才发现,《红岩》中叛徒甫志高的原型,原是中共川东临委委员兼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重庆市委副书记冉益智和出卖江竹筠的中共川东特委副书记兼下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等。这些书记们一旦变节投敌,其破坏作用可想而知。
为防止出现更多的刘国定、冉益智式变节分子。集中营地下党组织制定了《红岩“狱中八条”》: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无疑,《红岩“狱中八条”》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于今天的反腐,同样是一剂不可多得的“清醒剂”。
无论古今,凡变节者,都没有好下场。重庆解放后,曾经贪生怕死、投敌叛变的刘国定们一个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而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光耀中华,千古垂青,代代相传。
写在渣滓洞牢狱墙上的叶挺的《囚歌》,今天依然为人称颂: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宋绮云烈士就义前写于狱中的诗,今天依然受人敬仰:我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处清白上九霄。
年仅28岁的许建业与战友李大荣在赴刑场途中一起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噩耗传来,许晓轩即在白公馆监狱写下祭奠英烈七律一首:“ 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心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先烈们的每一篇诗文、每一个壮举,都是一曲磅礴天地的气节歌。 ◇陆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