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份企业报主编,今天,当我编完出自一线工人之手的一组诗歌,不禁生出了许多感慨。这些写在工地上的诗行,是多么的生动!有时,我编着编着,就不由自主地以满腔的激情吟诵起来。
启东是闻名遐迩的建筑之乡。咱们的建筑工地诗人多:陆华丽(柳月)、唐诀心、李玉连、张贺、倪海涛、陈建涛、邢雷玲、邢辉智、蔡盼德、余文德、杨小云、张晓娜……出自这些工地诗人之手的一首首诗,无不洋溢着浓厚的工地气息、饱含着诗人的丰富情感、凸显着或激扬或深沉或平实或浪漫的诗的意境。
这一组诗歌的作者,分别是工地上的安全员、钢筋工长和工程资料员,他们的诗无不充满建筑色彩、工地色彩、工人色彩。他们的诗又无不彰显建筑业的特点、激励奋发向上的特点和给人以精神享受的诗意特点。
流火的七月/你一定会看见/汗水中浮起许多/古铜色的脸庞/阳光里激扬着/闪亮炽热的音符//汗水流淌的秘密/使午后的浓荫/海水般忧郁/也许这时 你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们/强壮的隆起的胸肌/成熟的男人的身影/被阳光雕刻着/任意一个角度的辉煌/足以让大地站起来/和惊讶的天空握手……这是唐诀心的诗《夏天,到工地上看看》中的片断。
唐诀心是一位安全员,他的诗总是充满着火热的工地生活气息。他的诗《安全三宝》通过我们寄发的企业报,一下子便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的副刊编辑看中。这首诗将在《建筑》(半月刊)今年第十五期副刊录用。
李玉连是一位钢筋工长,他的诗富有专业特征。他把钢筋写进了诗里,赋予了粗犷的钢筋以诗的语言和意境。这是李玉连的诗《诗意的钢筋》中的一部分:
吊筋坚定/箍筋方圆匀称/恰如弟子规里字字框框/剪力墙/平筋宛若月老红线/相连柱墙/拉钩梅花朵朵 错落有致/一根根扎丝将智慧和勤劳捆绑/织进诗意的钢筋网/相依相缠 相拥相偎/梁 柱 板 墙/忆起一对老夫妻牵着调皮的孙儿/落日余晖 和谐安详//黎明前振动棒欢歌后的洗礼/把坚挺柔韧于砼中埋葬/同时凝固钢筋对日月的思量/承载着一切/似一个父亲仁慈刚强/如一个男人健康粗犷//诗人情感泛滥/无垠大海边奔腾浪尖上……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程资料员邢雷玲的那首《呷一口老酒》,叙写的是工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抒发的是对工友的一片深情:
呷一口熟悉的老酒/老张顿时眉飞色舞/摩挲着拉磋的胡子/一天的疲惫渐退//呷一口绵绵的老酒/老张骨节突起环着酒碗的手指//还感受着钢管传递的太阳的灼热/伸直了竟然会自己弯曲//呷一口醉人的老酒/老张又一个烟蒂在简易的烟灰缸里碾碎/脱了解放鞋的脚丫呼吸着外面的空气/顷刻感受到解除了束缚的惬意//呷一口直穿嗓子眼的老酒/老张眯缝起的双眼成了一条线/线的尽头有在读大三的花季女儿/而记忆中总是她蹒跚学步的样子//呷一口不见底的老酒/老张盯着日光灯下铁制的床架/那儿仿佛有微驼的老伴暗淡的双眸……
我相信,他们如果没有对建筑业的那一种挚爱,对工地生活的那一种体察,对诗歌创作的那一种热情,是写不出受工人欢迎的好诗的。
尽管,出自这些工人诗人之手的诗歌还有些稚嫩,但他们正以一种执着的精神努力着。
◇陆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