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初夏,我于重庆北上百余公里,去了一趟四川广安,走进小平故里。占地830亩的邓小平故里纪念园,满眼绿意,满园秀色。“科技林”、“八一林”、“巾帼林”、“浙江林”、“上海林”、“深圳林”……数十个主题林区,一个个一片片,连绵不断。在一曲优美流畅、悦耳动听的“春天的故事”里,那绿意的芬芳,更加沁人心脾。而最打动我的,是小平故居东侧一隅的六棵树。
这是小平同志生前喜爱的在北京景山后街故居庭院里的六棵树:白玉兰、紫藤(藤萝)、丁香、连翘、石榴(海榴)、紫杉(东北红豆杉)。
这六棵树移植到广安的小平故里,还有一个故事。
小平同志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2003年4月,小平同志的三个女儿邓林、邓楠、邓榕回到广安老家。当听说广安市为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正在开展“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非常高兴,即表示要出点力、尽点心。于是,她们决定将父亲生前喜爱的在北京故居庭院里的这六棵树,捐赠给广安小平故里。2003年9月28日,曾经见证了共和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陪伴了小平同志度过了最后20个春夏秋冬的六棵树便移植到了广安。邓楠说,广安是父亲的出生地,父亲十五岁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把北京家里庭院内父亲喜爱的这六棵树移植到广安故里,既是对父亲百年诞辰的纪念,也了却了他建设家乡的一个心愿。1986年2月12日(正月初四),小平同志和家人在成都过春节。他说:“到了成都就等于到了家乡。”这个春节里,他在同广安县领导谈话时,留下了“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殷殷嘱托。
我不禁拿起相机,按动快门“啪啪啪——”,一棵棵地照。转而拿起笔,一棵棵地记。然后,久久地在这六棵树前驻足、留连、深思。我想,小平同志喜爱这六棵树总有喜爱的理由。
也许,小平同志喜爱白玉兰的高贵端庄。它洁白如玉,花香如兰。高大挺拔的白玉兰,是庭院里六棵树的领袖,但它不娇艳。白玉兰“深园锁清寒,百艳皆不见。寂寞娉婷展玉容,不惧风尘辗”的品格值得称道。
也许,小平同志喜爱紫藤萝的缠绵。相传有个美丽而痴情的女孩,爱上了一个勤劳善良的男孩。然而为了抗争嫌贫爱富的父母,最后与情郎双双跳崖殉情。后来,崖壁上长出了一棵树,树上缠绕着一棵藤,并开出了凄美的紫藤花。
也许,小平同志喜爱丁香的神秘。细碎的丁香花,仿佛楚王宫中的美女,瘦削出绰约的风姿。古人有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也许,小平同志喜爱石榴的灿烂。初夏,但见这石榴树已经繁花灼灼,灿若云霞。待到秋天,石榴艳红,秋风自醉。一个个结结实实的石榴,就像一个个挂在枝头的火红的灯笼。也许,小平同志喜爱连翘迎春的风景。它在春天早早地开出了金黄色的花朵。满树金灿灿的花儿,先于绿叶竞相怒放。于是,冬日的灰暗、阴冷、萧条在它跟前便不见了踪影。
也许,小平同志喜爱红豆杉的那颗爱心。古人有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今人有诗云:“留一颗红豆,重生了温柔。”
小平同志是一代伟人。但从他对六棵树的喜爱,便知他也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普通人,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寻常人。尽管他一生三起三落,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阅读小平同志伟大的一生,不难发现,他身上就有着一种白玉兰的风骨,紫藤萝的缠绵,丁香花的神秘,石榴花的灿烂,连翘的阳光,红豆杉的多情。
据说,那天在北京小平故园移取这六棵树时,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绚丽多姿、十分壮观的彩虹,并超乎寻常地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对于这道神奇的彩虹,至今仍是个不解的迷。 ◇陆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