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沙地话——“勿瞒勿囥”
时间:2012-05-24 A+   A- 举报

“囥”( kàng),在吴语方言地区流行较广,是“藏起来”的意思。在沙地话里,“囥”的对象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指事,包括已做过的事情,连谋划中的事情也可统括。比如: “一条中华牌香烟,勿晓得拨伊(被他)‘囥’到哪里去勒,到处寻勿着。”这里的所藏对象是物。伪军小头目,狐假虎威地吼道:“新四军‘囥’勒哪里?”这里“囥”的就是人了。

但在习惯上,自己把自己藏起来就只能说“躲开来”或“避出来”。“囥”不能施及自身。阿庆嫂可以把胡司令“囥”在水缸里,如阿庆嫂自己也躲在其他什么地方,就不能说:“我‘囥’勒柴幢背后”。“我‘囥’勒沟脚边头”。在应用时,“囥”只能用于被动施及的对象,主动施发者不能自己“囥”自己,那时只能用“藏”、“躲”、“避”之类词语。

“囥”是土语方言,但在沙地话里有时似乎还会与古汉语的语法产生起关系。如:“外婆把一对金灿灿的耳环,塞到小鹃手里,连声说:‘囥之,囥之!’”外婆分明用了古汉语里的一个动宾结构。“之”在此可看作是代词“它”。不就是在说“囥好它,囥好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