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达
千姿百态的竹子,
经你的如椽画笔轻轻一点,
形象一下子就鲜活起来。
一生钟爱竹子,如痴如醉,
便有了竹的灵魂,竹的品格。
无论东西南北风拼命地吹,
你都从不折腰,
把信念视作立身之本,为官之道。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风从竹林刮过的声音,
就像针扎一样刺痛你的心,
睡在县衙里总是难以入眠,
庶民的疾苦,让你牵肠挂肚。
如今,葱翠的竹林,
依旧叙述着清官爱民的柔情。
十八世纪中叶的郑板桥,
俨如一座丰碑,
从齐鲁大地,走进了历史,
也走进了百姓的心田,
经历的岁月再久,风雨再大,
却不会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