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一碗馄饨‘特了’面!”
“好哩,稍等!一碗馄饨‘特了’面……”
清晨,小城一偏僻拐角处的一家早点摊前传出了声声嘹亮的叫卖声。
奇怪了吧,馄饨和面可以混煮成一碗?这确实是一种创新。据说,前些年,小城的一位地方领导在外地吃早点,想要一碗馄饨和一碗面,因为普通话说得不流利,跟店小二来了一句“彩色”普通话:“馄饨‘特了’面”,让店小二摸不着头脑,一时搞不清该领导要的到底是什么。赘言讲这个笑话倒不是取笑领导的普通话差,而是要谢谢这位领导的创意:馄饨和面条一起煮,这种搭配的确有意想不到的妙处。它不但为我们带来了美味,也使得食客不再为选择馄饨还是面条而纠结。馄饨的鲜香加上面条的滑爽,那口感真是不错。
人家星级饭店里的许多菜肴,不都是将平常人家的材料,配上新奇的搭配么?我们土豆烧大肥肉,人家偏要红烧甲鱼焖土豆,让人看不懂。千奇百怪的菜肴搭配方式在我们这个以饮食文明著称的东方大国并不鲜见。
话再说到那爿早餐店。
早餐店的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妇,租用了一处即将被拆迁的底层民房,门面不大,煮早餐的锅子就搭在店门前面。早餐以面食为主,品种却有十多样:青菜馄饨、芹菜馄饨、荠雪菜肉丝面、荷包蛋面、葱油面……价格均在4元到7元之间,普通工薪阶层就能消费得起。
但最特别的还是莫过于馄饨“特了”面。半碗馄饨加半碗面条一起煮,馄饨多几个,面条少几根,老板娘都可以为你“量身定做”,最贵不过5元。
做馄饨“特了”面,面条是夫妇俩一早就加工好的,馄饨却是老板娘现场包裹,原料新鲜,馅量足。每每面食煮沸捞起之后,还要淋上独家秘制的大骨高汤,色泽奶白,汤汁浓稠,如食客要求,还可再浇上一调羹红烧肉汁,那味道就更妙了。
说来也巧,夫妇两人租住在我同一小区,同一幢楼。一日遇见,好似老友重逢,非常客气。
年轻夫妇,二十刚过。据他们讲,年轻时只知道玩,现在有了小孩,负担重了,想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养家糊口。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早起,一来准备开门迎客,二来确保早餐最最新鲜。他们说,人虽辛苦些,倒也有点收成,养家糊口绝对不成问题。
刚开张时,老父亲也来帮忙,现在父亲年纪大了,腰椎间盘突出,不能长时间站立迎客,儿子就让父亲回家了。忙时,他们请了一位阿姨当零工来帮忙。
我记得,第一次到他们店里吃早餐是在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远远望见他们店门前的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摆着简单的桌椅一套,食客们就在这清凉的树下,享受着美味的面食,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深深地吸引了我。
现在我成了那里的常客,几乎每天都要跑去吃一碗馄饨“特了”面。故而,每当我远远走来,还未踏入店门,老板夫妇就帮我高声叫唤道“一碗馄饨‘特了’面!”这热腾腾的一大碗,为我一整天都带来了好心情。 ◇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