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迷茫,是一片滩涂。
在长江的尽头,那里有我的故乡。故乡的尽头是一片海洋。向海洋延伸的是一片滩涂。据说,启东就是在围海造田的基础上围垦的一片疆土。
那一片海安宁而又祥和。
启东人不算计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乡里乡亲,街道楼舍,相互之间的门一直是敞开的。邻里间有个事,互相帮助。可是,城市里却不一样,走进了自己的公寓,隔壁邻居是谁,也许一年到头也难得讲上两句话。邻里之间是没有算计的,这还好。可是在工作中,处处有处心积虑,防范是没有用的,有启东人的心,安然而处之。因为启东就是在一片一无所有的海域上建起的良田,启东的子民没有清规戒律,他们没有内地曾经的几千年封建残余的影响。在短短的一两百年时间,除了开垦就是开垦,所以开明。
启东是小的。它就在天涯海角的那一方尽头。有人告诉我,如果有沿途讨饭的疯子,到了启东,就要走回头路了,因为再迎着太阳往前走,就是海了,海,疯子过不去,只有回头。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也造成了启东一度的封闭。在启东的寅阳,那里是世纪初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启东在寅阳建了一个海边公园。很多人慕名来看日出。可是在农田里挥汗的老百姓却笑着说:“这帮外地人真傻,连太阳都没见过。”这也表明了启东农民的幽默。他们的见识就在那一方靠海边的农田里,也许他们的子女早就走出了启东,或去建高楼大厦,或去经商贸易,或去保家卫国,或去从政治学,或去海外发展。一代启东人养育一代启东的后代。启东人的后代就是在那一抹阳光下走出启东,或又走回启东。启东的农民,把启东这一抹在全世界都瞩目的阳光看得如此稀松平常,这一份淡定,这一份超脱的背后,着实有一番看似不经意的却舍我其谁的武侠精神。
所以,启东人有了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勇气。启东一向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启东就有了高速公路,有了跨江大桥,有了林立高楼,有了拳头海鲜产品,有了上等的针织织品。启东人是不服输的。他们曾经跟天斗过,战胜过台风;他们曾经跟地斗过,产出高质的棉花;他们曾经跟海斗过,不仅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海洋之子的勇气、气魄、包容和不同凡响的眼光。
启东,他不神秘,启东甚至没有自己的民谣。我幼时听过一些启东方言唱的歌谣,很有意思,但并不精美。说明,启东还没有自己的文化积淀,但是这并不重要,正是因为没有积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东像一块海绵一样的吸取,吸取所有精华,来成就今天的启东。
这也是启东人的骄傲。 ◇陈鸣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