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文蛤:“醉”是一低头的滋味
时间:2011-11-08 A+   A- 举报

文蛤别处也有,但是无论煮、炝、烤,只有做到鲜、嫩、滑,柔,才是真正的启东文蛤。启东文蛤之名,得于它生于斯、息于斯、江海交错而生的“黄金”沙涂,得于东疆1600年古地代代承传的美食“秘法”。当来自民间的美食家,遇上大海之母“遗忘”在沙地里的小小精灵,也就成就了一段味蕾上的“姻缘”。而一粒小小的文蛤,竟能读出一座“迎着太阳而生之城”的历史。

在绵连不绝的东海岸线上,江、海、河交汇相拥。文蛤蛰伏而居,江风海露侵打其形壳,河川之水沁其里内,因而它的味也就有了海的粗犷、江的清雅、河的灵动。“啜一粒,而知三味”,恰是启东文蛤最为本源的“品性”。

不必说将带着或蓝或紫大海胎记的文蛤清煮出一锅未见其形,先闻其香的白乳晶汤,也不必说将三五文蛤置于炭火之上炙烤,鼻窍专注于双壳张启时“泄露”出来的如缕鲜香,单是菜席上极为常见的“铁板文蛤”,就足以让人在撑肠拄腹之后尚且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好客的东疆人招待远来的朋友总离不开一顿原汁原味的渔家菜,而“铁板文蛤”恰是这一席酒菜不可或缺的“点睛”之作。

“真香啊!”尽管只是启东美食江湖中的“草根”之辈,“铁板文蛤”的出场总免不了引出一声“惊艳”之叹。

刚刚出炉的呢,圆圆的一个大盘子上垫着一层薄薄锡纸,包裹着文蛤美味。刚经受过一场隔着铁板的炙烤,晶莹剔透的文蛤肉娇嫩如新,在腾腾热气的萦绕之下,恍如一颗颗琥珀散落盘中,使人心生怜爱而不忍下手。沿着盘子底部,文蛤汤汁稠若胶质,像浇了一层奶油,在热力作用下,不时地冲出点点气泡,将诱人的浓鲜之气散扩到空间里。加入一些洋葱、芹菜,整个盘子变得鲜活起来,而洋葱与芹菜烤熟之后的蔬菜香直钻鼻子,醇厚之味,让人忍不住地口齿生津。及至入口,丝丝滑滑,嫩如豆腐,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已然消融殆尽,唯有迫不及待地再夹起一块,小心咀嚼,让满嘴的新鲜味沁入心脾,过足一回口腹之瘾。

“吾生亦何为,甘此味岂厚”,一道文蛤菜,引发无数情思。三水之畔,遥想当年乾隆,一时贪欢,赐了文蛤“天下第一鲜”的御封雅号,而今,千万食客竞风流,“醉”于这一低头的滋味。

◇李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