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上午的升旗仪式,骄阳似火,同学们个个站得满头大汗。我正在队伍中巡视,一只小手轻轻地从我背后拉了我一下,我回过头,关切地问:“怎么啦?”只见薛小剑同学一边擦汗一边说:“老师,他们怎么可以在荫凉的地方,我们都快热死了!”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一群老师正静立在树荫下……我一下语塞,不知道如何去回答他的问题,只好微微一笑,轻轻地对他说:“老师不会走的,我在队伍里陪着你们。”
接下来,太阳越来越辣,而我已无暇感受,只想着薛小剑这句话给我带来的不安。我真庆幸当时我还在队伍里,其实我也有躲到荫凉处的闪念,只不过还没来得及走。升旗仪式结束时,我的脑海里还一直晃动着他讲话时眼中显现的疑惑和不满,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薛小剑同学当时看到我在队伍里才问我这个问题,如果我也在树下,他会怎么想?他回家会对家长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吗?看似一件简单的小事,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同学对老师的看法,还会影响他以后做事的方式。试想一下,以后布置他们做事,他们还会心服口服地去做吗?他们会不会在心里想:“老师没有做到,却叫我们去做……”坐在办公室里这么想着,背后无端地出了一身汗。
想起电视中曾播放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在公园长椅上坐着喝饮料的父子俩,父亲随手将易拉罐向后一抛,易拉罐划了一道弧线,落在草地上。儿子也依葫芦画瓢,将易拉罐向后一抛……此广告的寓意不言而喻,说明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最直接的影响。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同样也是身教重于言传。老师自己如果不能做到正确、正直、正派,那么其教育教学也必定是“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更明示了教育者以身作则的重要。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镜子,要为学生师表。有句话说得好:“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教育好,不能怪孩子。”
突然醒悟过来,我那句没有直接回复的话应该是最准确的答案。不然,同学们怎么后来都能坚持站得直直的。
上课铃声催促我走进教室,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的心头涌上一阵感动。是的,老师跟你们一起站在队伍中,一直会。
◇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