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是乍暖还寒、似雨还晴的日子。
黄昏里,细密的雨像灰蒙蒙的蛛网,笼住了百丈内昏暗的世界。撑伞出门,可看到行道上的车打着雾灯,也是昏蒙蒙的一片。骑车的赶路人在车流中穿插,薄薄的雨衣挡不住寒意,一颗想着温暖小家的心,早已飞回晚餐、热水澡和妻儿那里去了。有限几个闲人,也多半会找到街边的小店坐下,温一碗本地的水明楼黄酒,再去熟食店切一点猪耳朵,漫谈中打发掉整晚的时间。
寒春的雨,乍一看叫人亲近不得。可我喜欢独行,走得久了,觉出雨的冷意不永,多的是寂寞。通城地处吴头楚尾,南靠长江,东接黄海,水气甚于地气。温润柔曼,仿佛江南,又比苏杭的女儿气多了三分北地的硬朗。其实通城三月的雨并不乏可看之处,只是田野和天空间冷翠的绿,宁静的灰,淡定的蓝,相比四月间欢闹的红、明艳的黄、柔媚的粉,多了拒人的孤寂,少了亲和的暖意。
若把两者比作女人,那么四月春光明媚,细雨如丝,是讨人欢心的小女儿。三月春寒料峭,冷雨如织,是矜持出尘的咏絮才。四月在豆蔻年华,天真烂漫。三月久在闺阁,人比黄花瘦。真要较真哪个更有女人味,却也难说。三月于我,在印象中是那么一缕缱绻的芳魂,小窗前支颐枯坐,不胜雨寒,小炉红泥煨着春酒,独守生黑。
待过了四月,便是分外明艳的暮春,堂皇的夏,厚韵的秋。暮秋的雨与寒春有几分相类,但细品时,秋雨多的是繁华散尽的落寞,不似寒春的雨,带着与生俱来的寂寥。 ◇黄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