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小城宜居宜业
时间:2009-09-27 A+   A- 举报

60个“启东第一”(34)

1996年1月12日,第三次全国卫生城市检查评比揭晓,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该荣誉为已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和首批小康县行列的启东,再添一道光环。

自1993年被评为南通市首家省级卫生城市后,启东大地掀起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热潮。全民发动,全民参与,百万人民从我做起,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创建工作。

当年市创建办的数据显示,从1993年至1995年期间,我市用于建造道路、桥梁,增添、改造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市区排污专道等方面的费用达到了1.5亿元。

回忆起当时的创建场景,在花园路菜场做蔬菜生意的施洪辉仍然记忆犹新。“菜场大棚顶粉刷一新,1000多个摊位都贴上了洁白的瓷砖,所有下水管道都进行了疏通整修。”施洪辉笑着说,当时工商部门还专门给荤菜摊点配发塑料垃圾筒,给蔬菜摊点发放垃圾袋。整个菜场焕然一新,市民买菜成了一种享受。

家住长龙一村的张建军则对当年的市区庙港河、环北河、长江河综合治理印象深刻。“当时正值夏季,市城建部门的干部职工冒着高温,加班加点连续作业,清理出的淤泥、水草堆成了山。”张建军告诉记者,这项政府为百姓做的实事,得到了周围居民的大力支持,大家都自发组织起来,对治理后的三条河流进行管理,及时制止向河中倾倒垃圾等行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在拿到“全国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后,市委、市政府坚持长效化管理,变“突击创建”为“天天创建”。市环卫部门定期向市民征求意见,让市民对环卫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满意程度等进行评判,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市城管局对历年来自然形成的摊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并在走访群众、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科学设置了250个便民摊位。2008年,天楹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入运行,彻底改写了我市垃圾填埋的历史,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今年我市又吹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号角,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投入创卫创模工作中。市级机关各单位的机关干部纷纷来到结对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市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集贸市场突击检查行动,脏、乱、差局面得到明显改观。 市城管局对全市门店摊点开展地毯式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12000份。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纷纷用行动加入“双创”活动中。一场“双创”攻坚战正在东彊大地如火如荼铺展开来。          本报记者   戴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