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卫还击首战告捷:1946年2月,国民党启东县长吴晓邨等率领本县区政府人员,保安团团长沈超率领其部四五百人,由三厂东犯,侵占启海交界的灵甸镇,并企图侵占启东。3月5日,东南警卫团配合分区特务一团,站在自卫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坚决还击,从东西两侧攻打,激战一昼夜,保安团全部缴械投降。
九龄镇鏖战:1947年2月15日,东南警卫团在九龄镇伏击聚星镇出动的国民党军314团,下午发生激战,至傍晚撤退,歼灭该团50多人,在本县解放战争中首次打击了国民党正规部队,但东南警卫团亦付出了意外的代价。
徐三窑战斗:1947年6月3日,启东区游击营在徐三窑伏击驻东安镇的启东保安大队第3中队,俘25名,毙伤10余名,缴获机枪l挺,步枪19支,子弹3箱。这一仗扭转了启东区的局面。
海东游击营六天三捷:1947年6月12日、16日、17日,海东游击营在陆二姐庙、东兴镇、南阳村附近连续伏击国民党军队,取得胜利,创造了区游击营六天三捷的模范战例,共毙伤28人,俘54人,缴获机枪13挺,其他枪支50余支,子弹7000余发,受到苏中军区九分区和东南警卫团嘉奖。
攻克新港、新安两据点:1947年8月下旬,分区部队攻克三阳镇据点后于22日挥戈东进,7团克北新镇,特务营围住新港镇。23日,分区7团北上配合特务营攻克新港镇据点,将国民党启东保安大队长吴群光、二区区长黄振兴以下200多人俘获。24日夜,启东区少丰、大丰、东余3乡游击队、民兵、群众500多人,围困新安镇据点。26日,打退了国民党增援部队。29日晚,分区7团和东南警卫团攻打该镇据点,7小时后攻克,全歼国民党守军110多人,启东区还乡团全线动摇。当地武装和民兵群众乘胜逼退了惠安镇、武陵村、郁家村、东兴镇、大同村、大兴村等8个据点的国民党部队,使他们压缩、固守于汇龙到南阳公路一线。至此,启东、启西两区大部回到人民手中。
拔除南阳、东安、永阳三据点:1948年1月2日,分区7团由东南警卫团配合攻打南阳村据点,翌日上午结束战斗,全歼国民党启东保安队260余名、还乡团武装40余人。接着,攻克了东安镇、永阳村两据点,各用2个小时左右结束战斗,俘获国民党部队114名。共和镇、永和镇的国民党军相继撤退。从此,汇龙镇的北大门被打开。
惠和镇攻坚战:1948年5月5日,分区8团、分区特务营和东南警卫团攻打惠和镇据点,6日,攻克。消灭国民党启东县常备大队2个中队,击退汇龙交警15纵队2个大队的增援,共歼448人,内俘国民党区长郑安世以下280余人,缴获六O炮1门,机枪11挺,其他长短枪100余支,打开了汇龙镇东大门。
“六八”战役:1948年6月7日,华东野战军11纵33旅旅长梁灵光率领3个团、分区两个团、如东警卫团两个营、东南警卫团及区游击营,包围汇龙镇及其外围据点,8日开始强攻,故称“六八战役”。在国民党政府军增援时主动撤出战斗。是役解放了头兴、三星、龚仓角、大兴村、永兴、合兴等大小市镇10处,歼灭国民党军390名,缴小炮2门,轻重机枪14挺,其余长短枪100多支。
解放泰安港、头兴镇:1948年8月29日,分区8、9团攻打泰安港、头兴镇。头兴镇的国民党守军闻风逃窜。9团于次日上午攻克泰安港,俘国民党省保安队中队长以下175名,毙20余人,缴机枪9挺、小炮1门,长短枪102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