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一句话难以说清,哪怕现在身在秋中。大约是秋的个性鲜明吧,古人写秋的诗文之多,一点也不逊于歌春之章。不过大多把秋写得过于萧瑟肃杀,给人以冷落寂寞之感。什么“冷落清秋节”呀,什么“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呀,什么“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呀,云云。
这些诗文之所以把秋写得凄凄惨惨,我以为在于诗人们多在暮秋着笔,即多写秋不十分可爱的那一段,而忽略了秋极可爱的另一段。依我说,从立秋到中秋这一段秋,乃是一年中最可人的季节。当此时,虽则残夏未消,白昼气温仍高,然而一到傍晚,秋常常赐来一阵透雨,一时间暑溽顿消,人们的身为之一爽,心为之一沐。乃至夜阑人静,安卧枕上,听初秋之雨轻刷屋顶,频敲窗璃,及窗外那棵梧桐,单是那淅淅之语,就带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享受;那本属于听觉的雨声,此时给人一种沁凉人心的感觉,这大概要属于触觉了。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通感”吧。
这个时节的雨,不像暮秋的雨那么讨厌,它适时而下,适时而收,常与秋色同来,又与夜色同去,像是摸透了人们的好恶。
即使是无雨的夜晚,也自有别样的享受;搬张躺椅,置于室外,躺在上面闲看一轮秋月,看它与云飘行,耳边则不时有秋虫最初的鸣唱。这把人一下子送到了杜牧的那首《秋夕》诗里:“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个时候的秋,树叶还未枯黄,大多依然保持着夏日那份浓浓的绿,而且由于秋雨的洗浴,更是绿得可爱,正所谓:“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至于秋日高远净朗之美,就更不用去细说了。
体验秋,何必非等到橘红橙黄的时候不可呢?又何必等到遍地黄花、满山霜叶的时候不可呢?当秋刚从夏的孕育中悄悄探出头来的时候,当她还是若隐若现的时候,你就去捕捉她,去享受她,才算不辜负了她。 ◇ 朱凯媛